近年來,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引導農民從事標準化生產,加快傳統農業向規?;?、效益化現代農業轉變,將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實現農企雙贏。
通遼現代牧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牧場經營、集約化奶牛養殖和優質鮮奶供應的企業。在公司的智能飼料中心,工人們每天為奶牛準備一份由進口苜蓿、壓縮玉米片和青貯飼料制成的“營養餐”。由于青貯飼料占“營養餐”的80%以上,現代牧業今年將擴大與周邊村民簽訂青貯訂單的規模,以保證奶牛的飼料供應。副主任趙福忠說,青貯飼料的主要收購范圍是以牧場為中心半徑30公里范圍內的農戶。因為需要保證青貯飼料的新鮮度,所以必須考慮運輸距離。
目前,現代牧業通遼有限公司擁有三個筒倉和兩個儲存筒倉,青貯飼料儲存量超過6萬噸。每年年初,公司會計劃統計一年所需青貯飼料的數量和質量標準,然后結合當年青貯飼料市場收購價格與周邊農戶簽訂種植訂單,待青貯飼料成熟后統一收購。同時,公司還在種植過程中加強對農民的技術指導,提高農民的種植水平和效率。
結合國家“糧改飼”項目,去年公司在周邊村莊種植青貯飼料2.2萬畝,從農民手中收購青貯飼料6.35萬噸,為農民創收3360萬元。西查干村村民包海明去年僅種植青貯飼料就收入數萬元。村民看著包海明掙錢,今年想和他一起種青貯飼料。針對這種情況,包海明牽頭成立了聚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現在已經有50多名成員。為了避免種植品種和施肥的多樣性,包海明與現代牧業協商,為社員購買種子和肥料。包海明說,按照去年的價格,除去收割費和運輸費,一噸能剩300多元,一畝地能賺1400元左右。
近年來,開發區加大了農業龍頭企業的引進和培育力度,在稅費優惠、政策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持。目前,現代牧業、孟桐牧業、顧青信和、蒙牛乳業等一大批發展前景良好的龍頭企業落戶于此,帶動農戶萬人,年均收入1000元以上,實現了農戶與企業的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