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進入調整期和轉型期,中國紡織業不得不面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雙重競爭壓力,以及不斷上升的成本壓力。傳統的貿易模式在這樣一個國際競爭力驟然上升的時代已經逐漸式微,傳統的產銷模式亟待轉型。
供應商:產品展示困難
在目前的條件下,紡織產品的推廣主要依靠區域展覽模式來吸引世界各地的買家。中間的物流環節受到限制,供應區域受到限制,嚴重影響商業貿易的運行。作為紡織貿易市場的源頭——供應商,產品展會是其擴大經營實力的必經之路,而每年參展的大筆費用、商場的攤位費、業務員的培訓和流失等等無形中給供應商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買家:一張“臉”難求。
對于產品出口港的買家來說,獲得新面料無疑可以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由于面料產品受地域限制影響較大,買家往往需要花費數周時間在全國各地來回奔波,找到一款理想的面料是買家最大的難題。
如今,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無疑對各行各業產生了最為深遠的影響。紡織行業如何利用良好的產業基礎搭上“互聯網+”的快車?在“互聯網+”時代創造新的紡織優勢,建立新的營銷模式,是許多企業正在思考的問題。在互聯網+的整體發展戰略背景下,傳統紡織企業的幾位老板一拍即合,成立了紡織品網上交易平臺,試圖打破固有的貿易格局,幫助企業調整產品結構,降低運營成本,增強盈利能力。
作為國內首家紡織品線上B2B交易平臺,上線不到半年,與傳統線下交易深度融合,為各大紗企增加了銷售渠道,降低了庫存,實現了一個又一個重要突破。
目前,業務已拓展至山東、河北、河南、江蘇、浙江、新疆、安徽、廣東等城市,覆蓋近95%的紗線品類,多家企業陸續入駐,紗線交易總額超億元。在推出初期,由于互聯網技術的引入和創新思維的引導,很多客戶感到不解和懷疑。但隨著對網站功能和運營流程的深入了解,他們逐漸認可了平臺模式,開始在網站上展示產品,進行線上交易,實現簽單等線上交易。
為什么說可以顛覆傳統交易?
從網站上線之初,我們就堅持做一個純粹開放的網絡交易平臺,不干涉買賣雙方的交易過程,努力維護平臺,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
對于供應商來說,只要有一定的生產規模,就可以直接注冊會員企業,填寫相應信息完成企業認證,然后開店,上傳企業產品獲得自己獨立的互聯網紗線店鋪,根據網站后臺的更新機制和紗線價格及時調整自己的產品以適應現狀。這無疑拓展了一個線上銷售渠道,高效便捷地向客戶展示了企業產品的最新動向,而且全程免費。
對于買家來說,不僅可以發布購買需求供賣家主動聯系促成交易,還可以比較三家代購企業所需的各類產品。為此專門搭建了專業的搜索引擎,根據不同的參數和規格對紗線進行分類,讓客戶在平臺上快速找到相關產品,然后下單購買。
因此,可以說集中了行業內的優質資源為優質企業提供產品,可以為采購企業提供新的采購空間,買賣雙方可以在線溝通,減少了詢價、報價、比價、議價的往復過程,實現了從意向清單到合同的直接轉化,大大縮短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引入電子簽名,方便網上簽訂電子合同;簽約建行電商貿通,開通網上支付通道,支持跨行支付,方便省心,網上交易會出現的各種問題迎刃而解。平臺還設置了各種符合紡織行業特點的活動板塊。
據悉,全新改版官網即將上線,優化紗線商城、促銷活動、團購活動、招標采購、聯合采購、廢品拍賣六大業務板塊的互動體驗,實現棉花產業鏈資源的高質量整合,全方位呈現“棉花產業+物流+供應鏈金融”的服務體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中國紡織業只有轉變思維,創新發展,擁抱互聯網,才能擺脫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