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李歡9月1道:今天,上海海關正式啟動“跨境電商B2B出口”試點工作。單票金額在5000元人民幣以下,不涉證、不涉檢、不涉稅的貨物,可選擇以清單模式申報。這將大大刺激跨境電商企業、尤其是小微電商發展外貿出口業務。
新政帶來的刺激效應立刻就有了顯現。上海義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文江告訴記者:就在今天,他們公司已經接到了共計將近300票出口訂單,這比平時多了將近50%。
今天上午九點,上海義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通過“單一窗口”向海關申報了他們首票“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貨物主要是塑料水杯,出口目的地日本。數據匹配成功之后,5分鐘內就收到了海關的放行信息。這意味著今晚,貨物就可以搭上前往目的地的航班,這比以前要快了1-2天。
“跨境電商B2B出口”是指境內企業通過跨境物流將貨物運送至境外企業或海外倉,并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完成交易的貿易形式。相比較一般貿易出口模式,“跨境電商B2B出口”模式隨附單證要求更為簡單,申報手續更為便捷,還能享受優先查驗服務。
出于穩外貿、穩就業考慮,海關總署在前期首批10個海關試點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的基礎上,9月1日起又新增上海、福州、青島等12個直屬海關。
簡單來說,之前一般貿易模式下,企業申報一票單證,需要向海關提交完整的貨物信息,同時還需要提交委托書、合同、發票、提單、裝箱單等隨附單證,而在“跨境電商B2B出口”模式下,企業在向海關提前備案后,每次出口申報時不再需要準備齊全的隨附單證,只需要隨附訂單(定倉單)、物流單等單證即可。
而且,新政充分考慮到中小微企業單票貨物價值低的實際情況,規定單票金額在5000元人民幣以下,不涉證、不涉檢、不涉稅的貨物,可選擇以清單模式申報,海關HS編碼從十位簡化為六位申報,全程通關無紙化,申報更為便捷。
跨境電商B2B出口政策在上海試點正當其時。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大量傳統貿易訂單轉為線上成交,線上交易活躍,以前的快件出口模式不能滿足電商賣家快速靈活出運的需求,小微電商面臨出口困境。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航線資源豐富、跨境電商企業集中、跨境電商貿易體量龐大。以浦東機場為例,作為連續12年排名全球第3大航空貨運樞紐的超級機場,目前共有107家航空公司在浦東機場有飛機起降,其中有進出境業務的87個,航線覆蓋51個國家和地區的137個境外站點。上海海關在浦東機場年監管快件量1.65億票,1.9億件,約占全國總量的一半。
上海海關表示,將以新政為著力點,幫扶“中小微”企業,全力支持跨境電商這一新業態在上海高速發展,為上海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