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煉油設備檢修的過程中,確保員工對相關工作性質、地點以及安全特點有清晰的認識和了解,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首先,檢修人員必須明確工作區域的防火等級、有毒場所的危害性以及進入檢修過程中應采取哪些安全防護措施。其次,檢修人員需向作業人員說明檢修工作的性質,如是否需要高空作業、是否需要使用吊裝工具以及需不需要進行安全防護記錄等。同時,應充分信任國內相關設備制造廠的能力,提高國產化率。
然而,在重視國產機組附屬設施制造質量的同時,還需關注國產機組的實際使用效果。例如,緩沖罐、附屬潤滑油和冷卻水系統的管線管件、儀表控制系統等。只有通過提高國產機組的綜合制造水平,才能確保設備的安全和經濟運行。
總之,煉油裝置設計在確保生產過程安全和經濟的前提下,采用進口設備與國產設備相結合,并優先考慮國產設備的方法,以實現高標準建設和高水平運行的目標。這種方法對于降低建設項目的建造成本和企業投產后的運行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煉油設備早自上世紀70年代便轉向了使用膠粉進行活化改性或直接利用廢輪胎生產再生膠。與傳統的廢輪胎生產再生膠相比,橡膠粉具有諸多優勢,如無須脫硫、生產過程能耗較低、無廢水、廢氣排放、減低污染環境等。橡膠粉的科技含量高,設備和產品適合國際化經營,符合國際發展趨勢。
然而,橡膠粉產品雖然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但需在設備性能和產品適合國際化經營的基礎上,實現廢輪胎的100%循環利用,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