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1.0時代,靠收取會員費和廣告費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的商業模式已經走了15年,可謂艱辛而漫長。除了市場基數超過萬億的大行業平臺,真正盈利的B2B平臺鳳毛麟角。2.0時代,B2B平臺不再是大行業、大平臺的天下,還有百億、千億行業的機會。楊表示,B2B只有突破交易瓶頸才能發揮真正的價值,而這種價值的獲得需要在供應鏈和行業資源的整合上付出足夠的努力。
以起重行業為例,起重機屬于重垂直行業,屬于特種設備,沒有固定標準,產品需要按訂單生產,單品涉及金額大,再加上行業特殊的營銷模式,電商服務一度成為最冷門的職業。作為行業內第一家B2B網站,中國起重機械網自1999年成立以來,根據行業的屬性和特點,不斷創新,從B2C、C2C、O2O開始嘗試和應用各種電子商務模式,在不斷試錯的基礎上,形成了行業內獨特的電子商務發展思路。
作為“互聯網加起重”的領軍者,楊及其團隊16年來辛勤耕耘,公司三大電商平臺形成了以網絡媒體(中國起重機械網B2B)、產業鏈(全國各地區800家工廠、門店)、網上交易(起重外匯電商平臺)、撮合交易(尋找起重)為發展主線的全產業鏈服務體系。在此基礎上,通過線上線下互動,推動行業營銷模式的創新改革和供應體系的整合改革。楊表示,供應鏈整合是B2B的必由之路。要想贏得行業,只有服務好行業,才能形成完善的銷售閉環。在這方面,我們是領先的。
楊認為,作為B2B網站的創始人,一定要了解行業,有行業內的工作基礎,知道行業內同事的想法。僅僅依靠創業熱情和勇氣,盲目選擇合適的,盲目模仿,往往很難堅持到最后;還有一點就是看行業規模,行業產值,企業總數。一個行業如果沒有萬億的市場基礎,很難做到平臺太多。
起重行業生產企業不足萬家,市場規模千億。在2005年的第二次互聯網創業浪潮中,這個行業涌現了20多家B2B平臺。楊說,這與起重行業從業人員的“商業習慣”有關。長垣人模仿能力很強。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一旦上市,往往會出現搶購的人群,這一點從目前起重行業的亂象就可以看出來。
中國起重機械網作為行業內第一家線上電商平臺,也是行業內唯一一家最大的互聯網企業,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這取決于什么?用創始人楊的話來說,只有四個字:創新和堅持。
在“互聯網+”時代,懂互聯網、有行業基礎的創業者,遠比有行業基礎、想在互聯網上創業的人靠譜。尤其是像起重機這樣的小行業,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生存狀況將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