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銜:毛承宇先生,云起資本創始合伙人
■新聞:
毛承宇先生一直專注于產業互聯網、消費升級等領域的早中期投資,主導并參與了攜程、如家、找鋼網、找油網等多個項目。在B2B領域,毛承宇先生也有著豐富的研究和投資經驗。他認為國內很多傳統行業相對不受BAT影響,行業平臺做B2B可能會有一些機會。今年資本市場對B2B的態度略有回暖。毛承宇先生認為,主要原因是很多企業開始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
那么有什么通用的模型嗎?面對不同的行業,如何做行業研究?如何在一個行業找到自己的定位?在這篇文章中,毛承宇先生對以上問題做了詳細的分析,希望你看完之后能有所啟發。本文來自云起資本(ID:云起合伙人),經授權編輯推送。
B2B的現狀B2B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到今天已經發展了好幾代。第一代是以阿里巴巴、慧聰為代表的公司,是黃頁模式。第二代是以金銀島為代表的公司,想做在線交易所。第三代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綜合服務商,以找鋼網為代表。
和原來的操盤手有什么區別?傳統貿易商不知道怎么用技術手段,而找鋼網這種新一代的公司,就是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慢慢做自動撮合配送,再結合供應鏈金融等東西,更高效的服務上下游。
第三代上來的時候,我看了幾乎每一個垂直行業,總共看了70家左右。從規模上看,B2B有兩個特點:
第一,發展很快,體量比較大。在國內很多傳統行業的流通環節,都有幾千億的規模,轉型機會很大。但同時又有很多層次,相當碎片化。有各種各樣的貿易公司,有很大的機會整合提高效率,比如鋼鐵,石油產品,工業品,建材。
第二,這些行業相對來說不受BAT的影響,因為B2B領域相對來說比較專業,對于這個行業平臺還是可以產生機會的,這意味著一些投資機會。
B2B發展的驅動力是什么?
首先,國內人力成本越來越高,從傳統行業老板的角度來看利潤越來越低。
其次,傳統行業從業者的心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13年種玉保出來后,報紙上天天在講互聯網金融,也開始講雙創,講互聯網+。他們覺得互聯網真的滲透到了很多傳統行業,他們也有很大的動力和心態去擁抱這些新的變化。
最后,從技術角度來說,移動互聯網,包括云服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移動互聯網出來的時候,老板通過智能手機擴大管理半徑,發現各種問題,讓管理和決策更加高效,所以整個可用性大大提高。
2012年找鋼網剛出來的時候,鋼貿市場在走下坡路,很多鋼貿商都倒閉了。這個時候找鋼網進場是非常正確的。原來上游鋼廠比較大,實力比較強,貨好賣,不好處理。但是下游貿易商倒閉了,上游鋼廠找不到人幫忙賣貨。這個時候找鋼網就容易多了。
找鋼網花了差不多一年時間,交易量先用撮合的方式做,后轉為自營。后來有一批“找代”公司模仿找鋼屏的模式,但2016年后普遍拿不到很多錢,不足以支撐公司做出匹配的交易量。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公司不能及時轉向自主經營,不能持續創收,又恰好遇到資本市場不太好,很多就會破產。有的公司調整很快,很快就轉自營了。有了3%到4%的毛利率后,他們就可以不燒錢出來了。牽線搭橋往往意味著免費提供服務,是項目階段起步的一種模式,適合在行業初期發揮影響力,站穩腳跟。
目前,仍有一些公司利用信息或資金優勢進行撮合和交易。這樣確實可以賺錢,但是對于提升整個鏈條的效率并沒有顯著和持久的價值。
其實一個公司真正能提高行業流通效率,服務小服務商,也就是所謂的二級終端服務商。小服務商痛點多,或質量無法保證,或配送不暢,或供應鏈金融有問題,需要解決。
比如我同意找一個鋼網把鋼材收集到上游倉庫再配送,這樣二級終端服務商更容易買到鋼材。但我不贊成通過關系從寶鋼拿到一批緊俏貨,然后賣給海爾、美的、通用。大廠家對大客戶的效率已經可以了。能夠直接對接,然后插入中間交易者,有什么意義?
如果一個B2B創業者告訴我,中間做貿易才能賺錢,我沒興趣。我感興趣的是公司如何提高流通效率,找到上下游的痛點和剛需點,解決供電問題,滿足剛需。一個B2B公司不能只做簡單的信息對接,必須提供這個行業真正的價值,最好能提供更多的服務,促成交易,形成閉環。
一個B2B公司的價值不僅在于幫助上下游節約成本,還在于幫助下游集單(把小單做成大單),幫助下游以更便宜的價格購買商品,提供物流和供應鏈金融服務。只有提供真正需要的、有一定粘性的服務的公司,才稱得上是行業內的綜合服務商。
兩類機會2017年上半年,超過90家B2B公司獲得超過100億元的融資。這比我預期的要多一點。除了去年下半年ToC略有降溫之外,更多的資金對B2B和企業服務的投資熱情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一些B2B公司已經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
我們最近投資的油網和布,大部分也是兩年前看到的。當時我們覺得他們的模式不清晰,就沒投。但兩年后,他們又找到了合適的商業模式。
找油網是為了和加油站合作,給加油站供油。獲得A輪投資后,尋油網開始轉型。一項業務是尋找大型批發商向小型服務提供商供應石油,后者直接將石油發送給車隊和工廠。另一塊業務是零售,通過與加油站合作,直接服務于二級終端用戶。為此,油網專門做了一個給加油站供油的裝置,通過和車隊合作,讓車隊的司機去油網指定的加油站加油。
另一個案例是百步。在布匹行業,單純靠上下游撮合很難保證服務質量,存在買家對布匹質量有疑慮,給出長度不夠的痛點?;诨ヂ摼W等技術手段,百步成為自營、更高效的綜合服務商,上游布商給布后還要進倉抽檢。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我們還可以實現有競爭力的價格。每個行業都千差萬別,很難用一種模式適合所有行業。重要的是行業在變,你也要跟著變。如果從零開始做鋼鐵、快消等已經領先的行業,機會并不大。但是有兩類行業仍然有機會。
第一,車貨市場等行業有3、5年的歷史,但當年的VC投資幾乎都倒閉了。對于這樣的行業,一定要找原因,不要一哄而上。但如果確實有一些創業者找到了規律,探索出了更好的商業模式,我們會投。
二是工業品、裝修、天然氣等領域,這些行業比較復雜,還沒有跑出一家遙遙領先的公司。比如鋼鐵只有幾千個SKU,工業品卻有幾十萬個SKU,需要質押庫存的時候就非常困難。再比如,很多行業的大公司都已經進入C輪了,但是裝修材料領域的大部分公司只合并到了A輪和B輪??赡苓@個領域的創業者沒有找到“那么痛”的點,沒有提高那么多效率?,F在我們還處在探索規律的階段,但我相信,我們遲早會找到一條發展的道路。
美國B2B的整合過程,在過去的100年里,經歷了不斷的收購和兼并,最后成為一家大公司。中國現在雖然分散,但可能在未來5年、10年內完成美國近百年的歷史。
中國的B2B還處于中級階段,沒有所謂的“成功”平臺,領先者也只是在成功的路上。市場份額不到10%,沒有太大影響。怎么才能稱之為成功?最多是大家都知道的,能賺錢的公司。
我認為這個領域的趨勢是,未來創業公司需要更多地利用互聯網技術,疊加SaaS、大數據等服務,更快速高效地提升行業效率。如果沒有技術,和傳統交易者沒什么區別。
研究方法如何研究和判斷B2B業務,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來看。
第一,在行業劃分上,行業是否足夠大?因為B2B做的是流通,所以要考慮流通的毛利。
比如鋼鐵行業雖然是萬億級的行業,但是從工廠到最終終端的毛利可能不到10個點,1萬億乘以10%就是1000億。毛利比較薄,做的再好也賺差價。有些行業可能比較小,但是毛利比較高,可能40%到50%。所以一般來說,你投資一個1000億或者2000億以上規模的行業比較好。好在中國體量大,你還是能找到很多這樣的行業。
第二,從行業特點出發,要知道什么樣的行業特點更適合B2B。當然希望你在中間,上下游分散。就像鋼鐵,雖然上游相對集中,但畢竟全國有80多家民營鋼廠。這些鋼材,尤其是螺紋鋼等建筑用鋼,都是供應給下游工地的,房地產企業多,采購相對分散。這樣你就有機會切入,成為一個行業平臺。
第三,分析傳統貿易商和經銷商在行業中的價值和作用。流通環節有多少級,毛利多少,作用是什么,賬期多久,有沒有提供物流,然后二級貿易商主要是收貨,收單,把小單做成大單。他們提供了哪些有價值的服務?這些都要分析清楚。
第四,看產品。相對來說,產品越標準,就會越好。非標產品做起來會困難很多。
第五,對于切入模式,不同的特點切入方式不同。比如找鋼網、油網,都是結合上下游資源,然后切入自營的商品。OTMs和Olin用SAAS連接各個層級,提供信息互聯,然后切入交易。
我從另一個角度分析,B2B也有三大指標。
第一,基本指標?;局笜朔治?,首先看你的公司切入,你在這個產業鏈上的位置是什么,你提供的價值是什么,一定要找準這個價值點和行業痛點。包括物流配送能否及時,質量問題,賬期問題,人員管理和協同效率等等。每個行業都會有一些差異,所以你一定要找出這些痛點。越疼,你以后切入的機會就越大。
第二是增長速度。市場本身就足夠大,2000億到3000億,而且還有一定的增速。當然,我們也會研究它未來的天花板和增長的動力。比如可以向上游切入,增加毛利的空間。一般來說,我們還會要求毛利率,未來還能看到提升空間,采購頻率,客單價,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看到的。
第二,用戶指標,我們會從這四個方面來看:
1)轉化率,也就是你的銷售人員拜訪100個客戶后,能轉化多少。
2)覆蓋面,比如某地有100家經銷商,有多少能轉化成我的客戶。當然,不需要100%的改造。一般在一個地區能做到20%或者30%就有一定影響力了。
3)滲透率,如果一個客戶每個月購買10萬件商品,他會在你的平臺上購買多少件商品?如果超過30%,你就是對他很有影響力的供應商,所以對他的粘性很大。
4)留存率,一般來說我們會看三個月或者半年,這也是一個關鍵指標。
第三,單位模型,我會很注意看的。B2B的本質不是交易平臺,而是更高效的服務提供者。高效率在哪里?就是你用了一些新的技術手段之后,你的效率比傳統的批發商和貿易商要高,這個效率必須要體現出來。一般來說,我們會拿他之前的數據,然后我們的投資經理會在現場呆兩天,不僅要采訪高管,還要觀察他所在公司的客服人員和銷售人員是如何服務他的客戶的,然后我們會計算在了解這些之后他的效率會不會越來越高。
在投資B2B的時候,如何做一些研究,然后慢慢切入這個行業,總結一些規律性的東西,需要不斷的積累,也希望投資更多好的標的。
本文素材來自云起首都,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