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金銀四都是招聘旺季。但是今年的春天有點不同。
“前方有埋伏”,ChatGPT橫空出世,讓人恐慌。雖然很多人都在做“爛工作”,但是以后會不會連工作都丟了?
“追兵”之后,各大廠商都在激烈裁員,很多中小企業也紛紛效仿。市場部作為支持部門,難免會拿到一些票。
人少了,預算削減了,但工作量沒少。
領導會說:“客戶需求逐漸恢復,我們卷起袖子大干一場吧?!?/p>
所以為了下半年有個收獲(銷量),上半年播種(加強宣傳,尋找銷售線索)的壓力就落在了市場部身上。
企業領導也會強調效果第一,品牌那些長遠的東西暫時放回去,理由是先“活下來”。
想一想,是立竿見影還是線下活動最有效。最好把我們幾年沒見的客戶和合作伙伴都請來,一起聊聊產品和解決方案。
但是人少錢少,很難搞線下活動。一旦同事們這么想,邀請就成了大問題…
你會擔心嗎?
今天我就說說我最近的一些想法,希望對正在讀書的你有所啟發。
1.B2B中有哪些工作不會被取代?來說說ChatGPT哪些工作威脅更大?
中層領導應該是最擔心的,尤其是那些只會組織內部會議上傳的。
其次是市場部的堂哥,堂哥,內容編輯,圖片編輯…
當Office和Adobe都接入ChatGPT,工具人被工具取代,職場回歸以創意、思想、邏輯為核心的時代。
另外,甲方引以為傲的審美能力,在AI提供的各種方案面前,顯得蒼白無力。乙方的價值明顯高于動手能力差的甲方。
相反,高度互動的工作,如活動執行、客戶運營等,是很難被替代的。人工智能不能代替真誠的交談,更不能管理和協調活動。
其次,從0到1的工作崗位很難被機器取代。例如,產品營銷經理PMM。他/她制作產品內容素材,這個崗位的效率會因為AIGC而大大提高,工資也會更高。
品牌市場的戰略相關職位也會受歡迎。人工智能可以給出一些常規的建議,但是要靠有經驗有邏輯的人類去整合業務和市場需求,從戰略分解到落地方案。
綜上所述,上傳領導,工具人,以釣魚為生的人更危險。但需要動腦的創意人、策劃人、市場人不會受到影響,反而會更受歡迎。
不過,雖然感覺到了未來AI的威脅,但眼前的壓力更大。比如第二季度的工作如何開展?
二、B2B營銷的關鍵詞:精準、協同前面說了,人少了,預算少了,但工作沒少,多了。最重要的是同行作為上下游在從事類似的活動。他們怎么會發光?
既然不一定能和財大氣粗的公司競爭,產品也不是不可替代的,那就要把精力放在傳播最好的行業和最獨特的賣點上。..
但這并不意味著只是做一些事情。錢越少,越應該花精力在每一次客戶體驗上做得更好。
隨著與重點客戶更多層次、更多角度的深入溝通,客戶會產生好感,產生興趣并逐漸建立信任,最終促成合作。
精準營銷作為一個關鍵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極其困難。這離不開數字分析,優質內容,換位思考,感同身受。相比粗糙的活動,更耗費腦力和精力,但效果自然更好。
另一種是之前講過很多次的聯盟,上下游結合。
比如咨詢公司、產品公司、應用實施公司的合作,可以給客戶呈現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對客戶和自己的企業都是有利的。
但行業協同需要一定的格局和勇氣,不能太短視。如果領導急于有結果,估計聯盟就是“塑料姐妹花”,維持不了多久。
但是在B2B圈子里,懂得精準營銷,善于合作的B2B營銷人員比較稀缺。市場人如果積極提升這兩方面的能力,以后無論做哪個工作都不會擔心被取代。
第三,B2B營銷人員工作的意義感最后說說B2B市場的人在忙碌之后經常思考的“工作的意義”這個話題。
的確,服務企業的工作很辛苦,也很難見到成效,也沒那么性感。
但在不同的場景下,技術帶來的企業進步對于人們生活的改變是間接有趣的。然后讓我們把這種興趣傳達給我們的客戶。
很難,沒有現成的資料,需要到前面去了解客戶和他們的工作場景。但是,一旦真正給客戶帶來價值,最終為公司實現愿景和目標推動了一點點,也是很值得驕傲的。
在這個過程中,創造力、想象力和邏輯性是必不可少的。這三個現在和現在都特別重要,沒有任何人工智能可以替代。
我們B2B營銷人自己的使命就是通過客戶讓更多好的技術和技術服務更多的人。這個過程很難,更難的是在內容和形式上有創意。但是,我覺得這才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工作的意義所在。
領先常人半個世紀的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他老人家懂人工智能。
知識很容易被超越?,F在ChatGPT在知識的寬度上已經超越了很多人,以后在深度上也不一定會輸。
但想象力是人類獨有的,不可替代的。很多人認為人工智能會取代一切,或許他們從未見過真正的創新和創造力。
我們B2B營銷人,作為先進技術的同行,與想象力互動,讓技術更好地服務于人類,這可能是我們的使命和意義。
專欄作家
本文由人人作為產品經理原創發布,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大家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只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