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春雄
大家早上好!
在座的各位都在做或者準備做B2B。我是一個旁觀者,這輩子也不打算做B2B,所以用旁觀者的心態來看待。
我的核心觀點是,萬能的B2B恰恰是B2B最大的敵人。
一個
這個品牌已經做出了聲明
B2B需要三方聯動,包括品牌、平臺、終端。去年B2B平臺很活躍,但兩頭不活躍,于是B2B平臺四處奔波,做了很多B2B不該做的事情,讓B2B成為萬能的渠道商。
今年上半年,終端開始活躍。據趙波“新分布”統計,省會城市B2B的APP下載率在70%以上,而且不僅是快消品,垂直B2B也非?;钴S,可見整個B2B氛圍已經上升。這是所有B2B的共同信用。
今年下半年,大品牌開始跟進B2B。上半年幾乎所有大品牌老板的辦公桌上都有一份報告,因為上半年大品牌做了兩件事:一是成立B2B部門,二是在各地試點。
試點的結果基本是同一個結論:B2B擾亂價格。但是大老板也會說:繼續試點。
因為品牌的態度已經很明確:B2B一定會成功。這與去年大不相同,我對此無法理解。
這一年,幾乎所有品牌公司的老板都成了B2B學習下功夫最深的人。很多員工都在說,B2B的專家是誰?老板是專家。
今年下半年,品牌的態度又發生了變化,變成了積極的態度,主動站隊。
做聲明有用嗎?我不知道。
發表聲明有害嗎?-這絕對無害。
做聲明有成本嗎?-沒有..
所以,說你該說的話,當所有人都說了,你的說法也就變得沒用了。
快消品的【大頭】本來就是寡頭壟斷,一家會表態,其他的必然會表態。氣氛就這樣起來了。
二
正常訂單比較多
為什么品牌會采取積極的姿態?因為今年下半年以來,一些大平臺進行了大調整。以前他們想做全能的B2B,把渠道功能全部換掉?,F在他們承認自己不是萬能的。
以前B2B講的很多是顛覆和替代,現在更多的是合作和賦能。這是好事。
有些B2B平臺會告訴品牌,有些事情我不做,讓經銷商去做,平臺不會亂你的價格。所以下半年有一個大的變化。B2B平臺上的低價不再是平臺的補貼,而是廠商的促銷活動。
原來廠家的促銷活動給了經銷商,經銷商給了兩批,第二批給了零售店。如果平臺不可用,將對其進行補貼。補貼一定是非正常銷售。
B2B如果靠補貼是不會成功的,因為補貼在B2B中太大了。只有常態化的訂單才能真正帶動B2B的發展。
零售商對價格非常敏感,廠商制定的促銷政策形成正常訂單,取代之前的B2B平臺補貼。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勢,是B2B平臺從非正常走向正常的標志。
現在,我有一種直覺,阿里零售有匹配的趨勢。我們一直說零售通是自營,但是我感覺它已經在做撮合了。
這正是品牌感興趣的。因為,什么不會干擾正常銷售?做媒不會干涉。
廠家的態度是:我可以和你合作,但你不能干涉我。所以我覺得這個趨勢是今年下半年品牌態度轉變的一個重要標志。匹配是指很多渠道功能由廠商和經銷商承擔。平臺不是萬能的。品牌更愿意深度參與,合作做單,是因為你不再說我要顛覆渠道,我要干掉經銷商。所以現在很多大平臺都在下半年做一件事,安撫品牌和經銷商。我不會再殺你了,我會給你力量。我覺得這很正常。
B2B一開始太囂張了。我覺得B2B這兩年做的事情完全不符合互聯網的精神。
現在B2B還是不太正常,雖然滲透率已經很好了。交易量增加了,但訂單密度和客單價還沒上來,履約成本還高。
雖然沒有平臺愿意公布訂單密度和客單價,但是我們可以從配送成本中推導出來,數據并不理想,所以目前沒有效率優勢。
只有規范化的訂單才能提高訂單密度和管道單價。正?;挠唵沃挥性趶S家和經銷商的配合下才能完成。
三
渠道的最終安排
B2B是渠道,還是B2B是渠道的一部分?這就涉及到渠道的最終安排。如果你考慮未來,你就會知道現在該做什么。
B2B要成功,必須符合互聯網的精神。第一節課,我們討論了一個問題。B2B要上游控貨,下游控店,中間做經銷商所有的事情。
這就是要做全能的B2B,做渠道霸主。如果是這樣,世界將會滅亡。
我相信這樣的事做不出來!B2B作為一個平臺不可能是所有渠道。如果是自營B2B,那連臺灣都算不上,只是個電子貿易商。
什么是互聯網精神?互聯網的精神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維度化簡為平臺,平臺生成生態。
平臺是互聯網社會的公共設施,平臺只有一個維度。所有平臺都只有一個維度。搜索平臺做搜索,支付平臺做支付,阿里也是交易平臺,社交平臺做社交。如果一個平臺什么都做,那就不再是平臺,是交易者。平臺是給交易者的,我覺得這就是互聯網的精神。
降維到一個平臺,降維,最后只有一個維度。B2B平臺的未來是一個維度。
渠道有很多維度,大致可以分為訂單、推廣、分銷三個維度。每個維度都是一個平臺。
同城配送可以整合配送,效率高。B2B平臺的整合順序也是低效的,但我覺得是整合不了的。
推廣是否可以和訂單是同一個維度,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比如即時促銷和打折是訂單平臺的一部分,也存在于B2C中。
如果一個廠商說,我現在要推出一個新產品,三五年就爆了,但是現在要繼續推廣三五年,平臺敢拿嗎?不想接嗎?
如果平臺只做即時推廣,那么品牌只能維持存量。有增量就要有戰略推廣。
戰略推廣只能和命運共同體的廠家和經銷商一起做。很多廠家要求經銷商獨家經營,也就是成為一個社群。
所以我覺得品牌和B2B平臺能不能長期和平共處,關鍵在于能不能給經銷商找到一席之地。
B2B時代的渠道改革要剝離經銷商的非核心職能,讓經銷商成為廠商的戰略推動者,并得到相應的報酬。
最終的渠道格局應該是三個平臺共同重構渠道,然后相互合作。
平臺是怎么賺錢的?其他成功平臺的共同特點是:圍繞平臺產生生態,生態帶來利潤。
四
B2B,不要做不該做的事。
現在B2B平臺做了很多不該做的事情,比如翻牌店。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東西對B2B的發展起到了階段性的推動作用。階段性工作完成了,就不應該做了。還有一些翻牌店是為了其他目的,我不在討論范圍內。
還有,城市合伙人之類的東西,現在是有價值的,但是以后可能就不需要了,到時候可能就要退出了。
塞尚品牌創意機構(簡稱塞尚)成立于中國品牌迅速崛起的2007年。自成立以來,公司一直致力于中國的品牌崛起,尤其專注于食品領域的品牌創意、設計和策劃。近年來成功服務誠品,幫助誠品從品牌命名策劃、創意設計傳播實現了一年0-3個億的快速增長,被中國食品成長之星授予“年度杰出營銷案例”獎。塞尚也成為國內知名的品牌創意和策劃機構。
策尚品牌創意機構不同于傳統的智力公司和純品牌設計公司。塞尚以用戶為導向,從消費者洞察、場景打造、品牌創意(基于反向創意,將公眾認知轉化為品牌認知)、品牌命名(可注冊、可傳播)、品牌設計(堅持原創:品牌形象識別系統、包裝設計、瓶身設計、空間設計、互聯網傳播設計)、互動傳播(基于互聯網的傳播、互動、UGC等設計,策劃內容制作、傳播勢頭賦能品牌)、場景落地(產品如何連接消費者,實現無人化推廣)、精準招商、新營銷導入(打造樣板市場、快速終端爆發、規?;瘡椭? 并且產品盡快跳到一線)。
塞尚服務的客戶是一線和快速增長的準一線品牌。塞尚品牌創意機構成立十年來,服務過誠品、統一、中沃實業、樂天、富森源、北大荒集團、完達山等,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