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其他
型號:南通熱處理加工
表面光亮熱處理加工
表面熱處理一般固溶處理的加熱溫度在780-820℃之間,對用作彈性組件的材料,采用760~780℃,主要是防止晶粒粗大影響強度。固溶處理爐溫均勻度應嚴格控制在±5℃。保溫時間一般可按1小時/25mm計算,鈹青銅在空氣或氧化性氣氛中進行固溶加熱處理時,表面會形成氧化膜。雖然對時效強化后的力學性能影響不大,但會影響其冷加工時工模具的使用壽命。
為避免氧化應在真空爐或氨分解、惰性氣體、還原性氣氛中加熱,從而獲得光亮的表面熱處理效果。此外,還要注意盡量縮短轉移時間,否則會影響時效后的熱處理效果。
化學熱處理
將工件置于含有活性元素的介質中加熱和保溫,使介質中的活性原子滲入工件表層或形成某種化合物的覆蓋層,以改變表層的組織和化學成分,從而使零件的表面具有特殊的機械或物理化學性能。通常在進行化學滲的前后均需采用其他合適的熱處理,以便大限度地發揮滲層的潛力,并達到工件心部與表層在組織結構、性能等的配合。根據滲入元素的不同 ,化學熱處理可分為滲碳 、滲氮、滲硼、滲硅、滲硫、滲鋁、滲鉻、滲鋅、碳氮共滲、鋁鉻共滲等。
金屬熱處理加工
金屬熱處理是將金屬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質中加熱、保溫、冷卻,通過改變金屬材料表面或內部的組織結構來控制其性能的工藝方法。
工件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由于表層和心部的冷卻速度和時間的不一致,形成溫差,就會導致體積膨脹和收縮不均而產生應力,即熱應力。在熱應力的作用下,由于表層開始溫度低于心部,收縮也大于心部而使心部受拉,當冷卻結束時,由于心部最后冷卻體積收縮不能自由進行而使表層受壓心部受拉。即在熱應力的作用下最終使工件表層受壓而心部受拉。這種現象受到冷卻速度,材料成分和熱處理工藝等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