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長江連接器 | 型號 | A2011 |
接口類型 | AC/DC | 支持卡數 | 單卡 |
讀卡類型 | CF | 外形結構 | 條形 |
制作工藝 | 冷壓 | 特性 | 防潮 |
工作頻率 | 低MHz | 接觸體材質 | 鍍錫,鍍金 |
絕緣體材質 | Nylon 66 | 芯數 | 2P~15P |
針數 | 2P~15P | 產地 | 中國深圳 |
廠家 | CJT conn |
深圳市長江連接器有限公司是一家有著20年經驗的連接器國際的制造商,產品主要包括線對板連接器,板對板連接器,線對線連接器、線束加工及連接器設計模具開發制造并可以與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國際品牌連接器相兼容。
長江連接器通過全球性覆蓋網絡,強有力地支援客戶在制造方面所進行的產品設計開發及生產需求,提高客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間距從0.5mm~21.20mm,電流達50A,電壓達3KV可以滿足客人的需求;長江連接器在消費類電子,家用電器,電子電氣,汽車電子,軌道交通,無人機,智能穿戴,工業自動化機器人,通訊電源,通訊設備、服務器、電腦設備、智能手機、無線電系統、醫療設備、現代辦公設備、電動玩具、安防設備、薄膜開關、觸摸屏、LED顯示屏,燈飾照明、運動健身器材等領域在全球市場有著很高的度與良好評價,愛默生,捷普,通用電氣,霍尼韋爾,吉爾巴克,華為,比亞迪,海爾,格力,美的,大疆,信邦,航嘉等都選擇長江連接器作為合格供應商;長江連接器從產品設計開發,精密高速沖壓及精密塑料射出成型,再到產品的自動化組裝,都實行生產,力求為客戶提供,優價的產品;產品通過美國UL、加拿大CSA、德國TUV等國際安全認證及RoHS2.0,REACH歐盟綠色環保檢測并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長江連接器產品遠銷全球工業國家及地區并獲得廣大客戶良好的信譽及認可!
產品類型特性 | 產品大類 | 線對板連接器 |
產品部件 | 端子 | |
產品間距 | 2.00mm | |
產品小類 | A2011系列 | |
電氣特征 | 電壓(V AC/DC) | 250 |
電流(A) | 3 | |
電阻 | 30mΩMax | |
絕緣電阻 | 650MΩMin | |
適合線材 | 線徑OD | 1.45mm(Max) |
線纜尺寸 (AWG) | 22#-28# | |
使用環境 | 工作溫度 | -40℃~105℃ |
行業標準 | UL/CUL | E326732 |
連接器的使用壽命到底有多久
連接器的使用壽命是衡量連接器性能可靠性的首要指標,隨著人們對電子産品無故障工作性能的要求不斷增強,連接器設計中提高使用壽命成爲一種設計導向。此外,市場競爭的加劇也要求設計人員在非昂貴合金中尋找適宜的材料以降低連接器的成本。在許多情況下,這些趨勢的綜合結果使得連接器的銅合金的工作特性更接近其性能極限。
初始接觸力是連接器設計和材料特性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在接觸件中,彈性變形會轉換成塑性變形,故應力釋放會導致接觸力的減小。如果接觸力低于某一臨界水平,則接觸件會出現功能失效。因此,預測作爲時間和溫度相關函數的應力釋放自然就成爲確保連接器可靠性的關鍵因素。下面浩隆電子就詳細介紹應力釋放測試預測連接器使用壽命的相關問題。 應力釋放數據是設計人員預測電子連接器使用壽命的一個有效工具,并使之可以根據現有數據對接觸材料的選擇作出決策。這些數據現已廣泛應用于計算機、通信和汽車電子工業。而目前,有關産品的壽命周期的數據是非常缺乏的,尤其在計算機領域。不僅如此,它還是縮短産品開發周期和有效期的一個更爲有用的數據。大多數連接器設計人員采用應力釋放數據主要是以此來根據應用要求縮小接觸件材料的選擇範圍。不過,許多設計人員也正在尋求適當的試驗方法以更準確地預測連接器使用壽命的特性。這樣可以大大減少試驗所需的樣品數量以及測試衆多樣品所帶來的相關成本。 目前,惡劣環境中和發動機罩內的汽車連接器大多采用3級或1的設計技術要求;而下一代汽車連接器的工作溫度預計將提高到。只是大多數非汽車類連接器似乎不需要在以上的條件下保持其穩定性。不過,高密度連接器要求初始插合力較低,反過來,減小了應力釋放量。這就使得應力釋放即使在較低溫度下也是重要的特性。 與特定應用有關的試驗數據所需的標準測定時間一般很難準確確定。在期望的使用溫度下,測試時間在1000h和3000h之間即可用來汽車電子産品的特征數據。種種跡象表明,人們已越來越關注3000h以外即3000~5000h(相當于150000英里的使用壽命)的特征數據。試驗數據的推算(沒有考慮斜度的變化)可能會導致接觸件壽命期的高估現象,并且隨著時間的延長其高估量會相應增大。某一特定溫度下數據的半對數圖形表示法目前應用最爲廣泛,其需要最爲迫切。這也是比較某一特定應用的各種材料最爲簡易的方法。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推算的數據應該仔細檢查,并應注意出現最終壽命高估的可能性。 在應力釋放測試試驗中得出了以下結論: (1)促使連接器的工作性能更趨于合金性能極限的因素可能還將會繼續存在。這表明準確預測應力釋放是連接器設計的關鍵所在。 (2)當應力作爲測試時間的一個相關函數時,經常會發現斜度出現了變化。因此,測試時間應該適當長一些,以獲取這一特性。 (3)當測得的數據與溫度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時,將現有的數據線性推廣到較長的測試時間是非常有用的。所存在的不足之外是:當試驗時間超出規定時,有時會發生斜度轉折,而且在其它溫度下也無法預測其性能。 (4)在單個圖示中,繪制各種溫度下的數據曲線時,拉森-米勒參數非常有用。這一方法對于預測材料在已完成的和預計進行的短期試驗的兩溫度之間的性能,并以此模擬材料的長期性能時也是極爲有用的。但是,如果超出該測試溫度範圍,則不能用它來推算。 (5)可以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以此來對推算值進行復檢。 (6)銅帶的軋制可以模擬連接器的制造,其作用與C7025和C17410性能相反。 (7)由帶材所獲數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打彎是在連接器制造過程中完成的,所以它沒有反映出任何負面影響。
xxxx圖片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