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JH
型號:078-12
材質:SUS416
加工定制:是
工藝原理
氣輔成型(GIM)是指在塑膠充填到型腔適當的時候(90%~99%)注入高壓惰性氣體,氣體推動熔融塑膠繼續充填滿型腔,用氣體保壓來代替塑膠保壓過程的一種新興的注塑成型技術。它是將熔融的樹脂通過高壓,高速注入型腔,再把高壓氣體引入到制件的壁厚部位,產生中空截面,驅動熔體完成充填過程并進行保壓(如圖1所示)。
在氣輔成型工藝調試時,需要注意以下因素:
1.對於氣針式面板模具來講,氣針處壓入放氣時,最容易產生進氣不平衡,造成調試更加困難。其主要現象為縮水。解決方法為放氣時檢查氣體流暢性。
2.膠料的溫度是影響生產正常進行的關鍵因素之一。氣輔產品的質量對膠料溫度更加敏感。射嘴料溫過高會造成產品料花、燒焦等現象;料溫過低會造成冷膠、冷嘴,封堵氣針等現象。產品反映出的現象主要是縮水和料花。解決方法為檢查膠料的溫度是否合理。
3.手動狀態下檢查封針式射嘴回料時是否有溢料現象。如有此現象則說明氣輔封針未能將射嘴封住。注氣時,高壓氣體會倒流入料管。主要現象為水口位大面積燒焦和料花,并且回料時間大幅度減少,打開封針時會有氣體排出。主要解決方法為調整封針拉桿的長短。
4.檢查氣輔感應開關是否靈敏,否則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5.氣輔產品是靠氣體保壓,產品縮水時可適當減膠。主要是降低產品內部的壓力和空間,讓氣體更容易穿刺到膠位厚的地方來補壓。
氣輔成型優點
1.減少殘余應力、降低翹曲問題。傳統注塑成型,需要足夠的高壓以推動塑料由主流道至最外圍區域;此高壓會造成高流動剪應力,殘存應力則會造成產品變形。GIM中形成中空氣體流通管理(Gas Channel)則能有效傳遞壓力,降低內應力,以便減少成品發生翹曲的問題。
2.消除凹陷痕跡。傳統注塑產品會在厚部區域如筋部(Rib&Boss)背後,形成凹陷痕跡(SinkMark),這是由於物料產生收縮不均的結果。而GIM可借由中空氣體管道施壓,促使產品收縮時由內部向外進行,則固化後在外觀上不會有此痕跡。
3.降低鎖模力。傳統注塑時高保壓壓力需要高鎖模力,以防止塑料溢出,但GIM所需保壓壓力不高,可降低鎖模力需求達25%~60%。
4.減少流道長度。氣體流通管道之較大厚度設計,可引導幫助塑料流通,不需要特別的外在流道設計,進而減少模具加工成本,及控制熔接線位置等。
5.節省材料。由氣體輔助注塑所生產的產品比傳統注塑節省材料可達35%,節省多少視產品的形狀而定。除內部中空節省料外,產品的澆口(水口)材料和數量亦大量減少。
6.縮短生產周期時間。傳統注塑由於產品筋位厚、柱位多,很多時候都需要一定的注射、保壓來保證產品定形。氣輔成形的產品,產品外表看似很厚膠位,但由於內部中空,因此冷卻時間比傳統實心產品短,總的周期時間因保壓及冷卻時間減少而縮短。
7.延長模具壽命。傳統注塑工藝在打產品時,往往用很高的注射速度及壓力,使澆口(水口)周圍容易產生“披峰”,模具經常需要維修;使用氣輔後,注塑壓力、注射保壓及鎖模壓力同時降低,模具所承受的壓力亦相應降低,模具維修次數大大減少。
8.降低注塑機機械損耗。由於注塑壓力及鎖模力降低,注塑機各主要受力零件:哥林柱、機鉸、機板等所承受的壓力亦相應降低,因此各主要零件的磨損降低,壽命得以延長,減少維修及更換的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