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晉中訊(劉)城鄉環境整治活動開展以來,壽陽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積極投身縣政府中心工作,積極發揮職能優勢,找準與整治活動的契合點,開展“拆違治亂提質”文化墻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形式創新,特色更加突出。
文化墻建設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從內容形式上深入挖掘歷史、民俗、風情等獨特的地方文化資源,加強傳承創新,營造獨特的文化氛圍。做到“兩個突出”,一是突出愛國愛黨、非物質文化、民俗文化、廉政文化、法治文化,二是突出“一村一特色、一街一地”,形成豐富悅目的文化墻。圖紙背景上,市區以淺灰色為主,頂部為鐵銹紅色,踢腳線為深灰色,鄉村和道路以白色為背景,頂部為鐵銹紅色,踢腳線為深灰色。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和教育,培養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新風尚。
對全縣進行摸底調查,明確繪圖任務
根據全市文化墻建設的工作安排和我縣城鄉環境整治活動的要求,縣委宣傳部召集各鎮、管委及相關職能部門安排部署和摸底工作,成立了5個工作組,分別與相應的城區和鎮進行對接。隨后,在基層單位上報數據的基礎上,召開工作組、鎮(管委會)、農村(社區)聯席會議,對上報的基礎數據進行各處審核、各處登記,形成了《壽陽縣城區文化墻建設任務明細表》和《壽陽縣各鎮(管委會)文化墻建設任務明細表》,制定頒布了全縣文化墻建設任務。
志愿者團隊幫助創建文化墻
一是積極對接我省高校志愿者。6月30日,我與太原理工大學美術學院的志愿者對接,在我縣尚湖鄉等鄉鎮進行實地調研和規劃,設計出基本的繪畫思路,并在此基礎上開始了紙樣的繪制。預計7月5日后來我縣開始畫墻工作。二是積極與我縣志愿者組織對接。啟動壽陽縣“拆違提質”專項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動員志愿者以一流的精神狀態成為“拆違提質”行動的宣傳員、實踐者和監督者。
截至目前,“拆違、糾亂、提質”志愿服務活動已舉辦30余次,參與單位60余家,志愿者3000余人。我縣馬首鄉、朝陽鎮、和平樹鄉部分村莊文化墻創建工作已經啟動,繪制了900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