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微灌系統,水泵一開便捷澆水,肥料溶進施肥罐,隨水輕松快速施肥。水肥一體化系統切實解決了很多果園澆水難施肥難的問題,也大幅提高了水肥利用率,節約了肥料和水的使用量。但是,在水肥一體化硬件設施的基礎上,要實現科學合理的水肥管理,還有相當長的路程要走?,F實情況就是這樣,很多種植者在本該避免的問題上又犯了錯誤,甚至陷入一些不科學的水肥管理誤區。本文中,我們把長期調查中解到的常見誤區和注意事項總結如下:
1.頻繁灌溉和施肥:小水勤澆和薄肥多餐是水肥管理的一個法寶,可以使作物根系周圍有持續性的水肥供給,使用水肥一體化后這個管理法則可以被真正實現。但實際生產中,很多種植者通過自己的主觀判斷進行水肥管理,始終抱著一種果樹缺肥缺水的心理,生怕果樹吃不飽喝不足,人為增加灌溉和施肥頻次,這顯然不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措施。
例如:果樹幼樹期為盡早培養出樹形,對氮素和磷素的需求要大于鉀素;在盛果期鉀素是需求量的元素;且在一個生長季內,不同階段的需肥特性也是不同的,春季以氮肥為主,坐果后以鉀肥為主。對水分的需求也是有規律的,在花芽分化期和果實成熟期就需要控制土壤水分。這就要求我們不能隨意進行灌溉,該控制的時候也需要控制,更不能一條道走到黑:每次施肥都是氮磷鉀均衡水溶肥。掌握作物的需水需肥規律,在時間節點和肥量確定上把握,才是水肥一體化管理的真諦。
2.忽視滴水時間,過量灌溉或虧缺灌溉:滴灌系統中毛管滴頭流量是個定值,一般為1-3升每小時,土壤浸潤深度和滴水時間長短是直接關系。每次滴水時間不足可造成土壤浸潤深度不夠,短期內影響灌溉效果,長期可造成果樹根系上浮。過長的滴水時間造成的過量灌溉,可超出田間持水量,形成地表徑流,還可使肥料淋洗到根系之下的土層深度,造成肥料浪費。在滴水過程中觀察土壤深度濕度變化,可確定灌水程度。解決這個問題也十分簡單:使用電子數顯土壤濕度計或者手持土壤張力計進行土壤濕度檢測,是便捷有效的方式,不需要挖土驗墑,水肥一體化園區可做配置。
3.忽視對設備的維護和檢查:水肥一體化設施不是一勞永逸的。水肥一體化設施在建設完成投入使用的第二天,就是維護和保養的開始。要時常檢查清洗過濾器、檢查管路堵塞情況。施肥罐和管路在使用后都需要徹底沖洗,不然肥料殘留可造成罐體內大量藻類和其它微生物滋生,形成堵塞,大大影響罐體、管路的使用壽命。
4.肥料配施問題并不是所有的水溶性肥料都可以在一次的施肥過程中同時混用!不注重該問題可能大大降低肥料利用率,同時引發一系列的麻煩。配肥時必須了解肥料本身的特性和生理酸堿性。注意化肥之間的相互反應和生成沉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