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銹鋼產業已形成八大集群,即廣東、廣西、福建、山西、山東、上海和浙江不銹鋼產業集群。
300系列不銹鋼是不銹鋼制品中應用和使用最廣泛的一種不銹鋼,占不銹鋼產量的一半。受鉻鎳資源供應波動的制約,近十年來300系不銹鋼的原料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廢鋼、鉻鎳等合金通過電爐熔煉,進一步精煉成不銹鋼。這種生產工藝由于冶煉周期長、開工率低、生產成本高、廢鋼質量和來源有限,在當前的工業生產中已經很難追溯。另一方面,鉻和鎳的資源延伸到上游原料, 不銹鋼的生產主要基于熔融鎳和鎳生鐵。熱料和鎳生鐵的引入,改變了傳統不銹鋼冶煉工藝的能源結構和冶金任務分配,使不銹鋼生產工藝多樣化。
廣東:* * * *經濟強省廣東省是全國的不銹鋼消費市場,廣東省的不銹鋼消費量基本能占到國內不銹鋼消費量的42%。廣東省是中國制造業和流通業的聚集地,不銹鋼年消費量是國內地區。同時,中國有很多不銹鋼加工及制品產業集群,不銹鋼日用產品產量全國第一,基礎設施齊全。
廣西:集中在北海、梧州等地。廣西不銹鋼產業集群不僅靠近不銹鋼大市佛山不銹鋼市場,而且靠近廣東市場。主要鋼廠包括:北海誠德、廣西金海、玉林金鐘等。
福建:青山集團的崛起帶動了福建不銹鋼產業的快速發展。從不銹鋼產能來看,福建已經晉升為全國不銹鋼產業大集群。福建省已建成集鎳鐵加工、不銹鋼冶煉、棒材熱軋、板材熱軋、海洋物流碼頭為一體的綜合性不銹鋼新材料產業園。
江蘇:江蘇省擁有中國不銹鋼市場之一——無錫不銹鋼市場,市場覆蓋整個長三角和長江流域。市場腹地巨大,周邊是不銹鋼消費巨大的省市——江蘇、浙江、上海、安徽、山東。江蘇省不銹鋼產品豐富,市場物流體系發達,區域品牌普遍。其中,江蘇德隆具有相當的成本優勢,鎳鐵年產能100萬噸。目前19條礦熱爐線全面開爐,計劃日產量3300噸。與此同時,江蘇省三市七鎮形成了“中國?戴南是統一品牌的不銹鋼制造中心,力爭打造年銷售額1000億的不銹鋼航母。
山西:山西省有一個不銹鋼出口基地——太原不銹鋼工業園。太原不銹鋼工業園位于中國中部,具有承東啟西、貫通南北、承接沿海產業梯度轉移、輻射全國的優勢。該集群涵蓋太原不銹鋼工業園和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園區。
山東:日照港,山東旗下的鐵礦石港口,也是鎳鐵原料生產基地,原料優勢明顯。從地理位置上看,山東地處華東,連接南北,輻射華東和華北的不銹鋼消費市場。同時,山東省不銹鋼廚具品種齊全,具有一定優勢。
浙江:浙江省民營企業多,產業鏈比較完善。浙江終端行業比例為產品和廚衛行業,材料應用以冷軋為主。不銹鋼的消費需求約占全國的15%,資源主要來自江蘇、廣東、浙江的民營鋼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