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工信部發布符合國家標準《汽車禁用物質要求》和《道路車輛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計算方法》的第十一批載客車輛(M1類)情況,并予以公告。關于《汽車有害物質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以下簡稱《要求》),可能有些朋友不太了解,今天就帶大家就詳聊一下《要求》,也給廣大從事廢舊汽車回收的朋友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首先,我們來談一談報廢汽車的危害!這一點一定要達成共識!一是報廢汽車數量過多,會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形成“汽車垃圾場”,浪費。二是已達到報廢的廢舊汽車對空氣的污染很大。據《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7)》數據顯示:國II及以下的行將報廢的老舊汽車保有量占12.8%。三是報廢汽車拆解不規范會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像廢油、廢液、廢電池及有毒廢棄物(含鉛、汞、鎘、鉻等),如果處理不規范,會對土壤、空氣和水資源造成嚴重污染。四是已達到報廢的汽車安全系數低,沒有保障,極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汽車有害物質是指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被廣泛應用在汽車鋼材、玻璃、剎車片電子器件、鍍層等部件或材料中。在《汽車有害物質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中,對汽車行業M1類車輛中這些有害物質做出了具體要求。自實施以來,行業有害物質使用大幅削減。2018年鉛平均使用量(不含蓄電池)相比2015年削減率達47%,總計鉛削減量約2500噸;行業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RRR)水平快速提升,2018年95.8%的車型可再利用率達85%以上且可回收利用率達95%以上。
然而,我國報廢汽車回收的現狀和一些建議值得我們關注。據數字統計,我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率僅為20%左右,而且拆解利用率低,大部分只能回收拆下來的廢金屬。但是我國的報廢汽車數量與日俱增。目前,我國汽車拆解產能約150萬輛/年,而汽車實際報廢量已超過1300萬輛。預計到2025年,我國實際報廢汽車數量將超過1500萬輛!數字的對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我國報廢汽車拆解行業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隱患,那就是“黑市”。目前大量報廢汽車流向二手車市場和地下“黑市”,給正規回收企業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擾亂了市場秩序!一方面是正規企業回收體系的漏洞,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回收價格遠遠低于非法渠道的回收價格!報廢汽車回收市場亟需完善!對此,提出了以下建議:
1. 完善法律法規,嚴禁報廢汽車流向不正規市場; 2. 從源頭上,生產汽車的企業要開發綠色無污染的汽車,減少有害物質的使用; 3. 加強宣傳,明確每一個回收環節步驟,倡導安全有效的再回收利用!
只有做好報廢汽車的回收利用,才能讓我國汽車行業才能大步的向前走,加強國際競爭力,從而實現我國汽車強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