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大學物流與決策優化研究所
浙江大學數據分析與管理國際研究中心
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展望2022年,在國家“雙碳”戰略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形勢的持續影響下,物流科技領域將發生一些新的變化。近日,浙江大學物流與決策優化研究院、國際數據分析與管理研究中心、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布《2022十大物流技術趨勢報告》,預測RFID、低速無人駕駛、XR(擴展現實)技術等。將加速在物流場景中的應用。
現代前沿技術的快速進步,有力推動了物流和供應鏈業務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幫助企業加快商業模式轉型升級和物流產業鏈建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行業。
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增強現實、無人駕駛、數字結對等技術在倉儲作業、干線運輸、城市物流、終端配送等諸多物流場景中都有著廣泛而重要的應用前景。,能夠有效實現物流,提供全鏈條流程的數字化智能和可視化,實現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一體化。新能源、新材料、機器人自動化等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增強物流業務對環境和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促進物流業的發展。在國家“雙碳”戰略的背景下,我們積極踐行綠色低碳轉型的主旋律。這里, 具體梳理了2022年物流科技領域的十大重要技術趨勢,介紹了其在不同行業和業務場景下的實施現狀和未來發展前景。
趨勢一:以RFID為代表的第三代識別技術迎來大規模商用。
與傳統的條形碼技術相比,射頻識別技術具有存儲信息量大、非接觸識別、識別距離遠、識別速度快和可重復使用等突出優勢。目前這項技術主要應用于零售領域。沃爾瑪、樂購、麥德龍、迪卡儂、優衣庫等快消零售巨頭都在大力推廣RFID技術的應用,推動物流和供應鏈的變革。與未采用RFID技術的門店相比,采用RFID技術的門店產品缺貨率下降了16%,門店人工完成的訂單數量下降了10%。
由于物流行業復雜的運營環境,RFID的準確率一直在80%左右,因此無法應用于實際場景。2021年,菜鳥物流通過優化芯片和識別算法,將RFID精準識別技術的準確率提升至99.8%。該關鍵技術的突破,使RFID技術在物流領域的大規模商用成為可能,有望成為繼條碼、二維碼之后的第三代識別技術,推動數字化物流供應的戰略升級。鏈條。目前,菜鳥已經廣泛使用該技術對綠色物流箱和跨境包裹進行跟蹤定位。
借助RFID等創新技術,全新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可以實現物流信息全流程數字化,提升人、貨、場的信息透明度。數字化轉型是供應鏈的主要發展趨勢,RFID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進一步普及必將大大加速這一趨勢。
趨勢二:無人駕駛孕育下一個萬億物流市場。
以特斯拉為代表的主機廠將無人駕駛技術帶入了乘用車市場。除了技術進步,無人駕駛領域的政策和配套法規也在逐漸松動。日本L3法規已經實施,德國也于近日批準奔馳L3無人車量產。
在物流領域,無人駕駛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無人駕駛技術可以實現裝卸、運輸、收貨等無人化、機械化的物流作業,在物流領域降本增效,推動物流業創新升級。終端配送等業務場景將是重要的應用場景。由于車輛技術和政策法規的制約,無人駕駛技術在物流場景的大規模商用將在快遞末端率先取得突破。
從趨勢上看,快遞的“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最高的環節,是低速無人駕駛技術應用最廣泛的領域。如今快遞業務量激增,一線城市快遞人員短缺問題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無人配送在快遞物流等場景中的價值日益凸顯。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期間,以無人配送為代表的非接觸式智能配送,作為一種可行的終端配送解決方案,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近年來,菜鳥、美團等行業的玩家紛紛進入終端物流無人駕駛領域,谷歌、亞馬遜等國外科技公司也紛紛加入這一市場。
在實際應用場景中,菜鳥在全國快遞末端部署了最大的無人車配送集群。根據2021年雙十一菜鳥公布的數據,全國200多所高校已有超過350輛菜鳥無人車投入運營。
隨著5G、AI等技術的發展和國內人力成本的不斷提高,低速無人駕駛的價值將在2022年釋放。大規模應用后,成本會大大降低,有望催生下一個物流行業。十億市場。
趨勢三:氫能將改變干線物流。
氫能是世界上最有潛力的新能源之一。目前鋰電池已經逐漸進入乘用車市場,但是對于長途卡車來說,鋰電池并不是最好的選擇。目前,氫燃料與純電相比,具有功率密度高、續航里程長、加氫時間短等優勢,保證了其在干線物流應用中的優勢。另一方面,傳統的干線物流長途貨車一直是碳排放大戶。統計顯示,重型卡車僅占汽車總數的2%左右,但其排放量卻占到60%以上。
在節能減排的大趨勢下,更符合物流運行效率的氫能源汽車與目前的傳統燃油重卡并無太大區別。物流公司更容易轉行,司機更容易上手??梢灶A見,從2020年開始,氫燃料電池技術將進入商用快車道,氫能也將在干線物流領域掀起一場巨變。
趨勢四:供應鏈數字化成為工業互聯網標準。
互聯網在消費端對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消費互聯網領域已經逐漸趨于飽和。但制造端數字化水平仍處于較低水平,工業互聯網發展可期。根據德勤中國物流運輸團隊發布的《中國智慧物流發展報告》報告預測,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也有分析顯示,如果數字化轉型能夠拓展10%的產業價值空間,每年可以創造超過2000億美元的新價值。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企業對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必要性的認識增強,為供應鏈數字化發展按下了加速鍵。同時,在5G、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支持下,工業互聯網將進一步推動從消費端到供給端的數字化,進一步打通供應鏈的數字化。未來,供應鏈的數字化不僅僅體現在單個產業要素或單個領域的數字化,更側重于通過產業互聯實現供應鏈生態的網絡協同和價值創造。
目前,寶潔、聯合利華、雀巢等跨國消費品巨頭,以及上汽通用五菱、寶武集團、徐福記、五糧液等國內大型企業都在與菜鳥物流技術合作,實現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在產業帶,我國中小企業也在構建互聯互通的數字化供應鏈體系,實現資源的聚合、配置和優化,同時提高應對不確定風險的能力。
趨勢五:XR技術增強現實讓一線工作人員效率更高。
XR()技術是增強現實技術,包括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等技術概念。XR技術結合了物聯網、大數據分析技術和人工智能,創造了人機交互的真實和虛擬環境。環境具有高維度、超視距、高效引導、便捷溝通的特點,使員工的工作狀態更加智能化。
“十四五”規劃將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產業列為未來五年數字經濟的重點產業。事實上,XR技術在游戲、電影等娛樂領域的應用已經比較成熟。在工業領域,XR技術也已經大量實現。海爾、格力、施耐德電氣、SAIC、國家電網等企業在一些高風險環節應用了XR技術,以尋求更安全、更高效的運營效果。波音公司現在正在使用AR眼鏡來輔助技術人員進行飛機布線,這將縮短25%的生產時間,并大大降低錯誤率。
在物流領域,XR技術的應用探索也初見成效。尤其是增強現實技術(ar),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結合起來,從而為物流行業一線員工的高效運營提供更多可能。比如菜鳥物流的自動化倉庫,倉庫員工佩戴AR眼鏡可以大大提高揀選效率,降低揀選錯誤率,減少企業的培訓時間和成本;在運輸方面,除了貨物裝載和檢查,AR技術和設備還可以取代傳統的導航系統,在卡車行駛時提供動態實時導航。
未來,依托XR系統,物流企業可以實現作業場景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從倉儲優化、員工培訓到現代運輸發展,XR技術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積極的角色。
趨勢六:LPWAN技術廣泛連接物流要素。
物聯網技術增加了物流流程的可視化,加速了物流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在物流行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更低的成本和更長的電池壽命一直是物聯網系統架構的首要考慮因素。LPWAN(低功耗廣域)是物聯網底層的新一代通信技術。與其他通信技術相比,它具有更長的信息傳輸距離和更低的能量消耗。此外,LPWAN采用的星型拓撲設計降低了物聯網項目的實施難度。LPWAN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大降低IOT設備的基礎設施成本和運維成本, 并且還解決了電池壽命問題。非常適合對成本敏感的物流行業,很有可能成為物流供應鏈的下一代連接技術。取代目前主流的連接技術。
目前,LPWAN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許多智慧城市和智慧公用事業應用,如智能路燈、濕度傳感器、智能計量和智能停車等。在德國,DHL為250,000個防滾架配備了基于LPWAN技術的跟蹤器,以獲取有關防滾架位置和移動的準確信息。中國郵政也在推進基于LPWAN技術的ZETag云標簽商業化,加強物流托盤的數字化管理。LPWAN技術在物流行業的廣泛深入應用,將精準解決物流行業不同場景和應用的痛點,持續助力物流行業數字化轉型。
趨勢七:物流技術進入綠色包裝時代。
2021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1000億件,但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大量的紙張和塑料垃圾。在碳中和的目標下,發展綠色包裝和回收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事實上,僅僅依靠物流企業并不能推動快遞包裝進入綠色時代。物流企業需要與制造商、品牌商以及相關供應鏈伙伴合作,共同推進綠色包裝治理。在與雀巢的綠色合作中,菜鳥為雀巢工廠的產品提供定制包裝,減少塑料材料的使用;工廠使用綠色智能周轉箱,減少紙箱消耗;使用算法將產品訂單與適當的盒子類型匹配,以減少塑料材料的消耗。包裝廢物;倡導原包裝寄遞快遞投訴趨勢圖,減少二次包裝帶來的新材料使用;菜鳥驛站回收包裝;通過菜鳥上門包裝回收咖啡膠囊等特定包裝材料。
目前,菜鳥電子面單、智能包裝、循環轉運袋、瘦身貼、后期綠色回收運輸等技術措施已全面推廣?!峨p11菜鳥綠色物流報告2021》顯示,2021年“雙11”期間,菜鳥綠色物流全鏈路賦能商家和消費者的綠色行為,將為全社會減少碳排放5.3萬噸。不僅是新手,國內各大快遞公司基本都在網點設置了快遞包裝回收箱,踐行綠色回收。
2022年,物流將進入綠色包裝時代。綠色包裝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將在現代物流領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山到獍b袋、可回收快遞盒、可折疊保溫周轉箱將取代一次性塑料包裝。原有的包裝配送、紙箱回收等綠色物流模式將逐漸成熟。也許零新紙箱不會太遠。
趨勢八:物流將成為AI技術的重要落地場景。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速,在安防、互聯網、金融、醫療、物流、制造、交通等多個行業得到應用。被稱為“人工智能四小龍”的科技公司,如迪法恩斯、商湯、從云和易圖,也誕生在這個領域。
以作業優化算法和計算機視覺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顯著提高了物流作業的效率。尤其是后疫情時代,“無人化”、“遠程化”加速了物流行業向智能化的進化。菜鳥、順豐等物流公司已經在AI領域投入多年。菜鳥的智能語音機器人此前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為“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之一。就像和真人對話一樣。
物流是攝像頭覆蓋最廣的行業之一,也是應用場景最豐富的行業之一。隨著算法技術的突破,視覺傳感器像素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將進一步推動視覺計算的應用。目前,菜鳥的“物流眼”、順豐的“AI眼”已經投入使用。AI技術讓傳統攝像頭可以思考,實現物流現場的智能管理。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突破,物流行業有望成為人工智能技術最重要的落地場景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曠視科技在2021年10月高調宣布進軍智慧物流賽道,也被認為是看中了AI技術在物流領域的大規模普及。
趨勢九:物流全鏈路在線協同
消費電子商務的整個物流環節從賣家開始,經過快遞公司的收貨網點、始發站、中轉系統、發貨網點等環節,最終到達終端消費者。雖然在物流詳情頁上你可以看到目前全鏈路的所有環節都是在線的,但是物流的所有環節的服務都不是在線的,呈現分散的狀態,信息化和透明化程度低,難以滿足溝通的便捷性和服務需求的時效性。比如消費者只能先聯系賣家,再由賣家聯系網點,再由網點聯系快遞公司,一直解決問題,無法形成高效的服務體系。
“速度決定高度”在物流行業尤為關鍵。為了提升服務水平,整個物流環節將以人工智能為基礎,形成數字化組織和在線高效協作,將成為大勢所趨。通過服務設備、服務人員、服務節點的在線互聯,實現商品實時定位、狀態實時查詢、信息實時共享、問題實時溝通。物流環節中的各個環節不再單獨運作,而是實現短鏈協同;信息不再層層傳遞,而是通過整個物流環節的數字化、可視化,實現訂單跟蹤、異常監控、及時交互。進行退貨、攔截、提醒、投訴等。高效。目前, 童淵快遞推出的客戶管家服務,讓快遞公司與消費者建立直接聯系,是物流服務資源在線協同的典型代表。
趨勢十:農村網點自動化率大幅提升。
自動化技術在工業制造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它可以代替人工做一些重復性、流程化的工作,從而有效解決企業用工難的問題,提高工作效率、準確性和操作安全性,降低出錯率。
除了傳統行業,物流已經成為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行業之一。早在2012年,亞馬遜就開始部署自動化物流系統,在JD.COM亞洲一號倉庫和申通中國轉運中心都能看到機器人的身影。菜鳥未來園是中國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物流設施之一。實現了人員出入、車輛引導、設備操作等環節的數字化,通過手機即可輕松管理。在菜鳥無錫自動化倉庫,采用柔性自動化技術,實現1000個機器人協同作業,吞吐能力提升一倍以上。
2022年,這些成熟的物流自動化技術將繼續以“快遞進村”戰略推進,向縣、鄉乃至村級快遞網點“下沉”,實現“快遞進村”。網絡自動化滿足農村物流供應鏈的需求?!吨袊ヂ摼W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為98%,農村地區每天有1億個包裹,占總數的三分之一。但是在落地過程中還是有很多難點和堵點。農產品對時效和運輸條件的要求比普通快遞更高,需要對傳統物流網點進行相應的技術改造。
以菜鳥為例。在其農村供應配送中心和經過自動化改造的農產品倉庫,通過自動化設備分揀的農產品可以幫助農民獲得更高的收入。在農村快遞網點,自動化配送解決方案可以快速提升農村物流的分揀效率,支撐農村配送物流基礎設施的轉型升級??爝f下鄉需要物流要素在城鄉之間高效流動,提高網點自動化率,讓農村物流真正與城市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