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遂寧訊(記者羅)當機器取代人工,制造業走向“智造”,不僅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產業的變革。9月5日,遂寧市政府辦公室發布《遂寧智能制造行動計劃(2016-2018年)》,推動遂寧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
《行動計劃》顯示,用三年時間發展壯大智能制造產業。到2018年,全市智能制造產業產值超過100億元,工業軟件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30億元,形成10家骨干智能制造企業和若干家重點工業軟件企業。
在這方面,遂寧企業早有行動,不同程度地開展了“機器換人工”、“自動機換機械”、“智能數碼換數碼”等轉型行動。據了解,目前遂寧有39家企業在智能制造方面有項目,涉及金額超過45億元。
在遂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盈創利電子、力普芯等微電子企業,一名工人同時操作10多臺機器。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在智能制造領域不斷尋求突破。
“用市場大數據分析決策生產”已經成為很多入駐遂寧的企業負責人越來越思考的問題。
遂寧市這次出臺的《智能制造行動計劃(2016-2018年)》,工作目標也明確大力推進企業智能化轉型。以汽車及零部件、機械設備、電子信息、紡織服裝、化工等行業為重點,生產設備數控化率達到65%,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提高10%以上;建設50個具有行業示范效應和推廣價值的智能車間,其中2016年建設20個智能車間。數控一代、智能裝備、機器換人、智能服務將是主要方向。
2015年6月23日,射洪洪欣微科技生產的首款4英寸功率半導體芯片,打破了遂寧無“芯”的歷史。這幾年,遂寧經歷了從“切薯片”到“切薯片”再到“做薯片”的過程。在邁向現代化產業高地的過程中,遂寧始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創新驅動與轉型升級同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遂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