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屆中國公共服務與通用航空年度十大新聞評選結果揭曉。本次評選活動由中國民航報社、中國民航宣傳教育中心指導,民航《今日》雜志主辦,是目前國內商務及通用航空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新聞評選活動。
通用航空是民航的“兩翼”之一,是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疫情在新冠肺炎爆發。在抗疫堵戰中,全國通航企業自愿參加防疫戰斗工作,充分體現了通用航空在速度、效率、靈活性、機動性等方面的優勢。在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中,通用航空率先成為復工復產的排頭兵。
本次評選從2021年1月5日開始,歷時2個月。主辦方本著“盤點新聞、梳理歷史、贊美典型故事、展望未來”的理念,根據新聞的重要性、代表性和新聞價值,從近300條2020年相關新聞中選出60條入圍新聞,采用專家評選和網絡投票相結合的方式,評選出2020年中國通用航空十大新聞、2020年中國公務航空十大新聞和2020年通用航空網熱搜新聞。
本次活動有近60位專家評委參與投票,網絡投票共收集到1萬多張選票?!?021公務與通用航空(國際)高峰論壇暨2020公務與通用航空十大新聞發布會”將在現場舉行新聞發布會及分享儀式。(中國民航報《今日民航IFLY》雜志實習記者)
2020年十大通用航空新聞發布
TOP 1。全國通航企業志愿積極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化平臺助力通航抗擊疫情成為新亮點。
2020年2月起,民航局開辟通用航空抗擊疫情“綠色通道”,充分發揮通用航空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相關部門和單位相繼推出了“通用航空備降值班信息平臺”、“通用航空防疫救援服務平臺”等一批大數據平臺;2020年,全國航空企業自愿無償、無條件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共有141家通用航空企業使用1002架飛機執行了378次疫情防控任務,總飛行時間2362.41小時,運送各類藥品和物資90.9585噸。
編輯點評:通航部隊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亮點頻出、碩果累累,充分體現了我國通航企業和通航人員的家國責任和情懷,也是民航各單位齊心協力、協同作戰的結果;信息技術在航海防疫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成為航海防疫的“新助力”。經過這次“疫情”,導航在未來中國應急救援中繼續發揮的巨大作用不容忽視。通過建設互聯網+的航海應急救援國家信息平臺,形成應急救援各方的實時信息共享,將成為我國應急救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TOP 2。我國已有300架通用飛機安裝了北斗系統,2025年底北斗系統將全面應用于導航。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即第55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這標志著北斗全球星座部署工作圓滿完成。在2019年民航局發布的《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實施路線圖》中,已提出2025年底全面實現北斗系統的通用航空定位、導航和監視應用。目前,我國已有300架通用飛機安裝了北斗系統,首架運輸機上也安裝使用了北斗系統,實現了零的突破。
編輯點評:按照民航局的路線圖,我國只需5年時間,就能全面實現北斗系統在通用航空定位、導航、監視方面的應用,導航飛行將真正做到“看得見、通得上”——在北斗系統在民航領域的應用中,導航已經走在運輸航空的前列。未來,北斗系統在導航領域的廣泛應用,將改變大部分通用飛機導航和通信手段無法完全實現導航飛行活動遠程實時監控的現狀,將在技術層面極大提升我國導航高質量發展的實力。
TOP 3。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青島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圓滿完成首次海上試飛任務,型號研制取得重大進展,為下一步試飛訓練和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
編輯點評:作為國產大飛機的“三劍客”之一,AG600具有兩棲起降、低空低速飛行、載重量大等特點。未來可廣泛應用于消防、海洋環境監測、搶險救災、海上運輸、海上搜救、資源勘探等民用領域。,將對維護中國沿海地區的和平和維護領土主權發揮巨大作用。AG600海上首飛是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后的又一里程碑。
前4名。交通運輸部頒布最新修訂的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
2020年8月26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簡政放權、加強監管、改善服務”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適應通用航空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依法規范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 交通運輸部頒布最新修訂的《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編輯點評:交通部最新修訂的《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是繼2018年11月和2019年11月兩次局部修訂后的第三次全面修訂。業內最關注的內容包括對經營性通用航空活動重新分類、降低非載客民用航空器數量要求、取消通航企業年檢制度、建設信用體系、簡化經營許可申請、降低企業運營制度性成本、支持無人機新業態發展等。最新修訂的《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解決了通航領域“監管過度”的問題,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通用航空市場活力,極大推動通用航空高質量發展。
前5名。海南空域改革先行一步,低空飛行“當日申報當前起飛”試行。
2020年12月,海南低空空域管理開始試行低空飛行“當日申報當期起飛”管理制度,即“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為海南通航用戶提供一站式飛行服務”,這是海南低空空域改革邁出的重要一步。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穩步推進,航空產業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漸清晰。海南建成了低空通航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完成了海南低空空域空管服務保障的系統和系統集成。
編輯點評:海南作為“國際旅游島”,發展“航海+旅游”具有良好的市場基礎。過去通航飛行計劃審批復雜,往往要經過軍民航不同層級,涉及多個部門?,F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率先建成了全國首個覆蓋省級區域的低空空域空管服務保障示范區和首個具有軍民航雙認證的通航飛行服務站,填補了全國空白,實現了海南低空有序管制,“當日申報當期起飛”,甚至實現了一個電話申報,飛機即刻起飛。海南的通航市場未來可期,通航必將成為海南的旅游發展。
前6名。湖南獲批首個全球低空開放試點省份。
2020年12月11日,在湖南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擴大試點推進會上發布,湖南獲批成為全國首個低空開放試點省份。根據試點要求,湖南省將采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推進北斗導航系統和5G在低空通信、導航等領域的融合應用,實現導航飛行服務保障數字化、智能化。全球低空開放試點將迎來湖南通用航空產業的黃金發展期。
編輯點評:湖南獲批全國首個低空開放試點,充分體現了湖南“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湖南此次試點將建立靈活的空域使用機制,構建縱橫貫通的“干線、支線、直通”無障礙系列飛行航線網絡,探索建立低空目視飛行規則,是地方政府提前抓住“十四五”通航發展的歷史性新機遇,也將對未來更大范圍的低空空域開放產生積極的示范作用。湘航按下“加速鍵”,頗有后來居上、迎頭趕上的趨勢。
前7名。南航通航混改正式落地,混改后資產總規模將達20億元
2020年11月26日,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正式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國改雙百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電網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南航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三家投資主體,并實施員工持股?;旄脑鲑Y完成以后,南航通航的資產總規模將達到20個億。此舉意味著南航通航從此由國有獨資公司,正式成為實行混合所有制的國家骨干通用航空企業之一。
編輯點評:此次南航通航實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企改革指示精神、扎實推進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3年行動計劃的實際行動,也是民航局“放管服”改革推向深入的具體體現。南航通航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戰略要沖,業務范圍輻射全國各區域。作為我國通用航空企業中的龍頭企業,南航通航立足于粵港澳大灣區,以海南自貿港、長三角經濟帶和京津冀區域經濟建設為契機,如何發揮混改的優勢,打造出通航新的生態圈,值得期待。
TOP 8. Yihang Intelligent was awarded the first logistics trial operation license of self-driving aircraft in China.
On May 27, 2020, Yihang Holdings Co., Ltd. obtained the trial operation license of self-driving aircraft (AAV) issued by the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and took the lead in carrying out the commercial trial operation of heavy-duty air logistics over 150 kg. After approval, the trial operation service of Yihang air logistics will be gradually piloted in Taizhou, and applied to the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between the ground and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 coast and the island. It is reported that this is also the world's first self-driving aircraft logistics trial operation license issued by the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編輯點評:根據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到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美元,其中航空物流有望率先實現商業應用。此次億航獲得物流試運行牌照,充分說明中國科技企業在該領域的全球發展處于領先地位。隨著物流運營數據和經驗的不斷積累,中國民航局也在不斷制定和完善載人自主飛行汽車(AAV)的相關法規和標準,為全球監管機構共同探索和建立包容、開放、可持續的空中交通監管環境貢獻力量。
前9名。計劃總投資20億元,豐丸萊西航運產業園將在山東開工建設。
2020年12月18日,豐丸萊西通航產業園啟動儀式在萊西航空產業新城舉行。豐丸萊西通航產業園主要從事兩架鉆石飛機(DA50、HK36)的整機制造和豐丸鉆石飛機的復合材料零部件制造。該項目計劃投資20億元。豐丸通航產業園落戶青島萊西,將加快推進萊西航空產業新城建設,在豐丸萊西建設整機制造和復合材料零部件制造工廠,帶動一系列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效應強的高端制造業項目在萊西落地。
編輯點評:通用航空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具有產業鏈長、服務領域廣、帶動作用強等特點,是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的有效途徑。隨著通用航空在國計民生領域的更廣泛應用,通用航空的交通功能、公共服務和新型消費功能將越來越受到重視。通用航空作為民航兩翼之一,在航空醫療救援、短途運輸、低空旅游、飛行體驗等領域有大量投資機會,值得社會資本更多關注。民營資本將如何分享“萬億級”的導航蛋糕?豐丸和萊西的嘗試值得期待。
前10名。Xpeng汽車要上天了嗎?Xpeng Motors發布首款超低空飛行器。
2020年9月26日,Xpeng Motors發布了首款超低空汽車旅行者T1。這款飛行汽車支持5-25米超低空飛行,采用類似汽車的駕駛模式,可以單位置停放,垂直起降,價格和豪車差不多?,F場發布的旅行者T1目前只有一個座位,預計2021年開發的第二代飛行汽車座位將增加到兩個。
編輯點評:電動飛機已經成為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概念。在垂直起降飛機的賽道上,除了傳統的航空巨頭波音、空客和眾多新興科技公司,已經有來自奧迪、通用、豐田和現代的巨頭和玩家,都對電動飛機作為未來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新型交通工具感興趣。作為造車新勢力,Xpeng Motors進軍電動飛行汽車領域,是否預示著飛行汽車將成為下一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飛行汽車會成為新一輪資本投資的必爭之地嗎?(中國民航報《今日民航IFLY》雜志記者孫玉木)
2020年公務航空十大新聞重磅發布
TOP 1?!睹窈骄株P于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公務機運營管理中心。
2020年7月15日,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民航局關于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公務機運營管理中心,構建具有灣區特色的區域性通用航空服務體系,為建設國際一流灣區提供有力支撐。
編輯點評:粵港澳大灣區以中國0.6%的國土面積,吸納了全國5%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2%的GDP,被稱為“中國第一灣”。隨著國家加快構建“以國內大流通為主體,國內國際雙流通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灣區,擁有最密集的財富、人口、物資流動和成熟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是中國公務航空市場發展需求最強烈的地區之一?!笆澜缂壒珓諜C運營管理中心”的目標 對加快大灣區公務航空的發展,構建區域通航服務體系大有裨益??梢灶A見,隨著大灣區公務航空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該區域公務航空的國際競爭力將不斷提升,不僅將為建設世界級灣區提供有力支撐,也將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
TOP 2。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許多公務機公司積極奔赴一線抗擊疫情,充分發揮了公務機快速靈活的優勢。
2020年2月以來,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亞聯、尊享、愛飛家等一批公務機公司和平臺積極協調運送醫療物資,專家奔赴境內外抗疫一線。自爆發以來,眾多公務機公司和平臺以實際行動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充分發揮公務機快速、靈活、高效的優勢。
編輯點評:疫情發生后,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克時艱。許多愛心人士和企業慷慨無私捐款,積極參與物資采購,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在關鍵時期的愛心和擔當。在國家抗疫的關鍵時期,公務機發揮了其特有的靈活性、便捷性和“點對點”的飛行優勢,直接將抗疫物資運送到疫區目的地,為這次封鎖疫情防控發揮了積極作用。公務機除了作為高端商務的交通工具,也是發展航空醫療救援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后疫情時代,如何總結經驗,彌補不足, 并完善和充分發揮以公務機、固定翼、直升機為主體的航空醫療救援網絡在我國航空醫療救援中的最大作用,仍需要業界的共同探索和努力。
TOP 3。中國首架物業共享公務機在??诔晒κ罪w。
2020年12月17日,由天九通航推出的中國首款產權共享模式公務機天九一號在??诔晒κ罪w,型號為Legrace 650。據悉,這架共享公務機由40名創業者共享,每人出資200萬元,即擁有2.5%的公務機產權。產權共享公務機的推出將滿足中國更多創業者高效便捷的出行需求。
編輯點評:在公務航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產權共享”早已是成熟的商業模式之一。目前,中國高凈值個人總數已達132萬人,其中2020年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億萬富翁有491人,總凈值近1.57萬億美元。后疫情時代,中國公務航空市場的消費需求越來越旺盛。如何通過模式創新推動我國公務航空的高質量健康發展,是業界共同面臨的課題。以“產權共享”為切入點的公務機購買和使用創新,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潛在消費群體所關注和接受,這對于促進公務航空的運營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有效盤活國內公務機閑置運力,解決通航重資產問題。
前4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亞洲公務航空大會暨展覽會取消。
2020年2月7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于4月在上海舉辦的ABACE2020被取消。該展會由美國國家公務航空協會和上海機場集團共同主辦,是亞洲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公務航空展會。主辦方美國商務航空協會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埃德·博倫說:“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边@是該展會在上海舉辦八年以來,首次因疫情取消。
編輯點評:會展經濟在引領和助推航空產業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專業的公務航空展會作為行業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近年來在亞洲和中國市場蓬勃發展。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航空業造成了沉重打擊,2020年全球很多航展都將取消,但客觀上也讓公務機作為一種更安全、更便捷的交通工具進入了更多人的視野。未來全球疫情的控制和整個世界經濟的長期走勢是公務航空市場發展的雙重影響因素。隨著全球疫情的持續控制和國際旅行限制的放寬, 世界經濟的活力已經開始恢復。如何在全球公務航空業中抓住機遇,逆勢崛起,是全行業必須應對的挑戰。
前5名?!白蠲揽战恪?020年首屆公務機空姐大賽在橫店航空周成功舉辦。
2020年10月25日-26日,首屆“最美空姐”空姐大賽在2020中國浙江橫店航空周期間成功舉辦。一年一度的橫店航空周已連續舉辦三屆,是橫店積極探索航空對區域經濟的助推作用,進一步推動“航空+影視+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活動。其中,橫店航空周最大的亮點之一——“最美空姐”大賽是國內首次聚焦公務機空姐的比賽。通過豐富多彩的比賽環節和“最美空姐看橫店”等大型拍攝活動,傳遞橫店作為全球最大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的風采, 并從多個維度展現了公務機空乘人員的整體形象。
編輯點評:本次活動以公務機空乘美麗的藍天景觀為主題,將導航與當地豐富的人文、影視、旅游等特色資源相結合。,從專業基礎知識、專業能力、綜合素養等方面全面、客觀地展現中國女性獨立、自信、迷人的職業形象,讓公務機空乘人員真正走進大眾視野。通用航空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政府越來越意識到發展通航對促進區域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作用。這種群眾基礎好、新聞關注度高的空乘選拔活動,是推動通航與地方經濟創新融合發展的有益嘗試。
6.123家航空公司宣布正式運營,運輸航空和公務航空“兩翼齊飛”。
2020年12月28日,東航一二三航空公司正式起航。其引進的首架ARJ21飛機執行MU5159飛行,以90%以上的高客座率正式開始首航。123航空公司是東航的全資子公司。主要經營ARJ21、C919等國產商用飛機,結合前身“東航公務航空”現有公務機業務,推進公共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兩翼齊飛”。
編輯點評:123航空公司是國內三大航空央企旗下唯一一家獨立運營國產飛機,同時運營運輸航空和公務航空的航空公司。此次首航標志著國產飛機市場化運營邁出了重要一步,也表明了央企航空公司對國產飛機的堅定信心。中國目前基本實現了單一航空運輸強國的目標,但要最終實現多領域民航強國,通航必須真正熱起來,飛起來。公務航空是航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行業內的頭部企業,央企航空公司要發揮表率作用,擔當責任,先行先試,開拓發展新局面,努力推動公共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齊飛兩翼”。
前7名。第九屆澳門公務航空展和第三屆廣州公務航空展如期舉行。
在中國率先基本控制疫情的背景下,第九屆澳門公務航空展和第三屆中國廣州公務航空展分別于2020年10月29日和11月6日如期舉行。其中,第九屆澳門公務航空展首次開放澳門機場新機庫作為主會場,靜態參展飛機達到12架;第三屆中國廣州公務航空展覽會吸引了20多家通用航空運營商、制造商和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
編輯點評:在全球航空業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粵港澳大灣區這兩個專業的公務航空展會仍能順利舉辦,為我國公務航空市場的穩定發展打下了“強心針”和“鎮定劑”。作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務航空的發展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機場群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它不僅可以成為地方航空經濟產業集群戰略的重要板塊和發展亮點,還可以成為地方政府打造國際化、現代化營商環境的平臺和窗口,在便利投資者準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前8名。超遠程公務機灣流的新旗艦機型G700成功首飛。
2020年2月14日,灣流航空航天公司宣布新型G700成功首飛。首飛的G700于13:19使用可持續混合航空燃料從薩凡納-希爾頓黑德國際機場起飛,飛行2小時32分鐘后降落。這不僅證明了該型飛機的成熟,也標志著其嚴格的試飛項目正式啟動。G700具有領先的航程和速度能力,可以在0.85馬赫的速度下飛行13890公里。據悉,最新款將于2022年交付客戶。
編輯點評:根據霍尼韋爾的預測,在2020年至2029年的10年間,全球新公務機的交付量將達到7600架,總價值超過2480億美元。中國市場擁有亞太地區最大的公務機機隊,其中大型遠程公務機始終占據半壁江山。經過多年發展,今天的中國市場消費觀念已經成熟,高凈值人群對大型遠程公務機依然情有獨鐘,這也反映了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的深化、中國雙向開放步伐的加快以及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化程度的提高。隨著更多中國企業參與全球合作和競爭,高性能“時光機”公務機的多元化選擇也顯示出更多的市場期待。在當今世界, 主流廠商都在不斷創新。誰能最終拿下中國這個潛力巨大的公務航空市場,成為新一代的暢銷機型?讓我們拭目以待。
前9名。全球首次在線亮相,直播超寬獵鷹6X公務機亮相。
2020年12月9日,法國達索航空公司舉行了首次在線直播揭幕儀式,向世界展示了其最新最先進的飛機“獵鷹6X”。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和運營商在線觀看了這款新產品的發布。該儀式獲得了創紀錄的網絡直播觀眾。獵鷹6X擁有公務機行業最寬的客艙——2.58米寬,最大航程10186公里。在0.85馬赫的速度下,獵鷹6X可以直接從洛杉磯飛到倫敦,從圣保羅飛到芝加哥,或者從巴黎飛到北京。這款車型將于2022年交付客戶。
編輯點評:疫情期間,亞洲市場約60%的包機乘客首次乘坐公務機出行,越來越多的人有意購買安全性和私密性更高的公務機。據業內人士透露,2020年,一手業主的詢價規模創下了過去七八年的紀錄,全球各大公務機廠商也紛紛推出各種營銷手段。以網絡直播的形式推出新車型的首發儀式,在業內尚屬首次。競爭是創新的主要動力。隨著飛行性能更好、航程更長、客艙更寬敞安靜的公務機新產品的不斷推出,公務機的安全舒適紀錄被新機型的取證和交付一次又一次地打破。在后流行病時代, 主流公務機制造商如何適應更加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也取決于能否準確預測公務航空乃至全球航空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前10名。首架B注冊的超輕型本田公務機引入中國。
2020年7月29日,首架B注冊的國產本田公務機成功降落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據悉,這架公務機以保稅租賃的形式引進,未來將開展商業包機服務、干線支線航線特定客戶對接、飛行員培訓等業務。截至目前,本田公務機全球機隊規模已超過170架,累計飛行小時超過68000小時。自2017年起,連續四年蟬聯同級小型噴氣式公務機領域全球交付冠軍。
編輯點評:超輕型和中輕型公務機以其優異的市場適應性一直受到歐美等成熟市場的青睞,占其機隊規模的絕對比例,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足30%。作為中國市場尚未開墾的藍海,輕中型公務機發展潛力巨大——越來越多的運營商積極探索新的業務發展模式,利用便捷、靈活、經濟的輕中型公務機開展通勤航班、旅游包機等業務,呈現多元化發展格局;在后疫情時代,該地區短途航班的增長也為中輕型公務機創造了更多的市場需求; 不斷增加的高凈值人群也將成為未來公務航班井噴式發展的中堅力量。隨著經濟復蘇和大量創新商業模式的出現,輕中型公務機將繼續滿足和創造更多的市場需求,為推動中國公務航空市場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記者劉九陽發自中國民航報《今日民航IFLY》雜志)
2020通用航空網熱搜新聞
1.10月23日至28日,“航空+影視+旅游”發展模式深入推進,2020浙江橫店航空周成功舉辦。
2.9月28日,第二屆民航通航發展大會在太原召開,旨在加快通航發展,構建高質量的航空生態圈。
3.12月31日,財政部發布《關于民航發展基金等三項政府性基金有關政策的通知》,不再對通用航空機場建設和運營給予補貼。
10月26日,由貝爾505直升機直飛的全國首個夜間飛行低空旅游項目在山西大同起飛。
5.1月25日,中信海直直升機執行緊急飛行,在“科斯塔·賽琳娜”號郵輪上取回17名發熱患者的血液樣本,實現了通航和疫情“首飛”。
6.3月1日,清華大學張陽軍教授團隊因對飛行汽車的研究獲得2019年度萊特兄弟獎章,這是中國學者首次獲此殊榮。
7.2月3日,湖北省防疫物資通航運輸預備隊成立。那一天,湖北楚天航務承擔了從南京向武漢運送100臺呼吸機的第一項任務。
8.12月6日,日照機場年航班量連續第二年突破10萬架次,走出了支線機場發展通用航空的成功之路。
9.7月2日,空客H160直升機在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獲得型號合格證。
10年12月12日“雙12”蘇州購物節最“壕”訂單,3架H225直升機訂單金額突破6億。
2020年公務航空網熱搜新聞
1.3月14日,海外多個國家疫情緊張,返程機票一票難求。倫敦至上海的公務機包機因單個座位18萬元引發關注。
2.3月以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量國際航線停飛,客觀上造就了中國公務航空史上最繁忙的一個季度。
3.8月23日,多方合作完成跨境飛機轉移,2020年首架塞斯納獲獎560XLS+飛機順利抵達廣州白云機場。
4.8月31日,首款“急救神器”AED進駐首都機場公務機大樓,填補了國內公務機大樓自助公共醫療設備的空白。
5.7月23日,李湘航空獲得CCAR-135運營資質,正式啟動公務機運營。
6.9月24日,南昌FBO機場揭牌,江西迎來公務航空發展新機遇。
7.11月5日,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和保時捷宣布將聯合推出限量版內飾設計“Duet”。
8.6月30日,龐巴迪環球7500遠程公務機獲得公務航空環保產品認證。
9.12月9日,陸瑾正式完成首架海南自由貿易港注冊公務機的引進。
10.4月13日,廣漢機場姚興公務機運營基地正式啟用,可滿足成都公務機起降和停放需求。
原標題:《2020年中國公務和通用航空十大新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