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就有“藥食同源”的食療傳統。隨著生活水平和觀念的改變,八九十年代保健品行業蓬勃發展,出現了成千上萬的保健品品牌,有的延續至今,有的則匆匆退出。
雖然新一代的保健品層出不窮,但說到保健品,“今年不送禮,只買腦白金”的口號依然最受歡迎,使得腦白金牢牢占據了當時保健品市場10%以上的份額。然而,近十幾年來,盡管廣告中的小老頭、老太太的造型有所變化,但草裙、婚紗、比基尼、民族服飾、腦白金最終還是在時代的大潮中沉淀成了歷史。
近日,在美股二級市場,目前正在場外上市的中原生物又有新動作,計劃轉投納斯達克上市。據了解,此次轉讓并不是ZYB的首次申請。美國,且與之前的發行規模相比,公司計劃以每股5至7美元的價格發行100萬股(首次公開發行100%),低于首次公開發行(IPO)。
此外,與之前的凈收入、銷售成本、毛利不同,中原生物在招股書中還更新了財務數據??s減募資規模后,中原生物這次能否成功沖刺納斯達克?
目前尚未扭虧,營銷費用占全年營收的100%左右。
通過股份交易完成,中國生物成為中原生物的全資子公司。于是,中原生物經營了一家間接子公司寶豐生物。該公司的主要業務現在包括神經酸的研究,基于神經酸的草藥和化學品的開發,以及含神經酸的營養補充劑的銷售。
據報道,神經酸是一種長鏈不飽和ω9脂肪酸,是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髓鞘生物合成的重要成分。髓磷脂隔離神經細胞的軸突,以提高信息(編碼為電信號)從一個神經細胞體到另一個神經細胞體的速度。
美索不達米亞認為,神經酸可以增強大腦功能,防止神經細胞脫髓鞘,有效維持或改善大腦健康,如預防或改善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老年癡呆癥、精神退化和老年人腦血管疾病,促進早產兒大腦正常發育。其中神經酸在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中的作用也在研究中。
從神經酸的來源來看,神經酸曾經來自鯊魚的大腦。但是由于源頭提取的過程非常困難,成本太高,而且鯊魚受到聯合國和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保護,很難商業化。此外,神經酸的另一個優質來源是一種名為蒜頭果的植物,原產于中國南方。據說這種植物含有高達40.9%至50%的神經酸,但由于瀕臨滅絕,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目前美索不達米亞生產的神經酸營養補充劑的原料是另一種植物,名叫元寶楓,原產于中國北方、蒙古和韓國,這種植物的干燥種子中含有5.8%的神經酸。
在神經酸補充劑的基礎上,中原生物開發了一系列產品,主要包括:1。腦力系列(元寶楓籽油、神經酸油、神經酸糖);2.膳食系列(元寶楓茶、元寶楓食用油);3.瑞村系列。
2021-2023年,中原生物分別實現營收232.85萬美元和166.26萬美元,毛利率分別為82.0%和91.3%,持續經營凈虧損分別為68.27萬美元和175.04萬美元,持續經營凈虧損規模同比增長156.4%。
其中神經酸補充劑產生的毛利率超過90%,2022年和2023年的毛利率分別為91.2%和90.3%。神經酸補充劑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主要是公司2022年9月推出的瑞村飲料產品毛利率較低,為73.5%。
截至目前,公司仍處于財務虧損狀態,主要原因是運營費用較高。2023年,公司總務及管理費用、研發費用、銷售及營銷費用占比分別為45.33%、21.52%和99.84%,其中銷售及營銷費用上升最快,同比增長86.9%,同比提高61.7個百分點,主要用于網絡營銷和推廣。
從數據上看,公司還處于燒錢打造品牌的階段。雖然產品毛利較高,但在高額的營銷費用下,僅2023年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就將幾乎達到其全年總營收的水平,使得公司無法脫離持續虧損的“沼澤”。
行業的口碑還是要重建,試圖切入醫學的新軌道。
保健食品的用途介于食品和藥品之間,消費者的認知相對模糊。食物和藥物之間有明顯的界限。食物維持生存并提供營養。藥物是用來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的,保健品則介于兩者之間。它們的本質是補充人體營養不足,調節功能。它們的功效因人而異,短期內沒有明顯效果,所以對它們的定義和認知都比較模糊。
據了解,我國保健食品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保健食品行業經過近40年的行業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包括原料和功能聲稱管理、產品注冊審查、產品劑型、命名指南和產品宣傳、生產經營許可等在內的上市前和上市后監管體系。
但由于行業起步較晚,在最初的粗放式發展下,保健食品虛假宣傳普遍存在,導致傳銷、智商稅等保健食品口碑不佳,造成消費者不合理的認知和心理預期。這個問題依然延續至今,行業的口碑依然需要重建。
在消費者對保健食品認知和使用的誤區下,行業參與者仍需繼續對消費者進行科普教育,這也反映了中原生物高額營銷費用背后的驅動因素之一。
雖然中國目前的消費量比較大,保健品的人均消費水平還很低,人均口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公司能否在目前的行業環境下打破其營銷投入高的魔咒,還是個未知數。
由此,除了繼續在保健品賽道深耕,中源生物也在嘗試切入醫藥新賽道。中源生物目前正在研發腦部疾病早期檢測試劑盒和神經系統疾病新藥,專注于神經系統疾病相關的研究。
比如腦白質脫髓鞘早期篩查試劑盒、多發性硬化早期篩查試劑盒、腦白質萎縮早期篩查試劑盒、腦白質認知障礙早期篩查試劑盒、癲癇認知障礙早期篩查試劑盒、神經酸未來潛在藥物應用等。據介紹,中原生物旗下的寶豐已經在實驗室改進了提純工藝,生產醫用級神經酸,目前工廠正在建設中,以便下一步實現量產。
但隨著生物制藥的發展,神經酸提取物的提取工藝目前只是小規模試驗,處于中試階段。未來能否獲得CMC(化學制造與控制)認證還需要時間驗證。未來如果能成功拓展到醫療市場,還需要申請醫療資質,而這個注冊過程可能需要18個月到3年,甚至更長時間,也就是說如果公司成功切入軌道,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體現在財務報表上。
就目前而言,中原生物面臨的仍然是先解決眼前的虧損問題,實現營銷推廣和盈利的平衡。如果成功實現轉移,未來中元能否實現穩定增長還是要打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