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公安廳聯合公布十大典型案例,嚴厲打擊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是由來已久的社會頑疾,受害者往往是老年人、患者等群體,令廣大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為解決這一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突出問題,2017年7月,國務院食安辦等九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了為期一年半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行動,內容涵蓋未經許可生產經營食品、保健食品、聲稱虛假標簽、違法營銷宣傳、欺詐銷售和虛假違法廣告等違法行為。廣東市場監管部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公安部門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加強部門聯動,嚴查問題嚴重的, 標本兼治,先后開展了打擊保健食品非法會議營銷管理、關愛南粵老人等專項行動,進一步推動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有效遏制了“保健品坑老”等社會亂象,凈化了全省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環境,規范了。截至2018年9月30日,在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中,全省共檢查生產經營主體527411家,立案查處違法違規案件10955起,涉及商品3.34億元,罰款1.29億元,暫停銷售241家,責令停產停業98家,吊銷許可證30家。其中,公安機關立案328起, 逮捕涉案人員2064人,拘留1688人。
現將2018年以來全省各部門查辦的10起典型案件選登如下:
1.廣州“成豐?!钡裙颈=∑诽卮箅娦旁p騙案。
2018年4月,省公安廳組織廣州、清遠兩地公安機關共1500名警力開展颶風九號工程統一收網行動,對位于廣州市天河、白云、增城區、江西省贛州市的9個犯罪窩點進行收網,成功打擊了這起以“成豐?!钡裙緸檠谧o,以銷售各類壯陽、瘦身、脫發、除臭等保健品為名的特大詐騙案。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破中。
2.廣州番禺“坑老”保健品詐騙系列案
2018年3月,廣州公安機關向“廣州西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銷售“三無”保健品,夸大性能,開展詐騙活動,予以打擊。發現當事人通過電話聯系方式向犯罪分子購買大量公民信息,特別是老年人、“三高”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體的信息,并通過微信、短信、電話等方式冒充專家、醫生,對其身體狀況進行虛假診斷,捏造、夸大產品療效,誘騙其購買產品。三名嫌疑人在行動中被捕。經鑒定檢驗,涉案保健品中含有非法添加物質“西地那非”。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破中。
3.汕頭市澄海區張潔陽未經許可銷售白糖。
2018年1月,汕頭市澄海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澄海區政府交辦、區公安部門移送的張杰洋非法銷售白糖案立案偵查?,F場查獲無中文標簽的白糖4個品種共3801袋,共計190.05噸,貨值估計為114.03萬元。當事人無法提供該批白糖來源的法律信息,無法追查該批白糖的來源。當事人存在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從事食品白糖經營活動、進口外包裝無中文標簽的預包裝食品、經營假冒食品的違法行為, 這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35條和第97條。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一百二十五條和《廣東省查處生產、銷售偽劣商品違法行為條例》第五十五條第三款的規定,沒收違法經營的食品,并處罰款1824.48萬元。
4.深圳市漢源匯保健有限公司辦理無合法來源進口燕窩案。
2018年5月,深圳市市場稽查局根據群眾投訴和線索,聯合深圳市海防打私辦,查獲深圳市漢源匯保健有限公司經營無合法來源進口燕窩案。執法人員在行動中發現,當事人租住的房屋內堆滿了各種燕窩,還設置了一個小冰柜存放燕窩。倉庫里的產品有的有簡單的手寫字符標記,有的沒有標記,無法有效識別。涉及的產品包括斷燕、展顏、燕條等。,包裝規格不同。發現當事人經營的燕窩外包裝沒有中文標識, 無法提供相應的合法有效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報關單等手續。無合法來源燕窩共計2267箱1330.7公斤,價值1000多萬元。依據《深圳經濟特區反走私綜合治理條例》第二十七條,沒收非法經營的食品,罰款11440750元。
5.廣東貢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標簽不符合規定的食品。
汕尾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例行檢查中發現,汕尾等地部分藥店、醫療機構銷售標有化州市公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現更名為廣東公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免疫球蛋白(黃精飲料)”、“人免疫白蛋白(黃精飲料)”、“強力腦活素(黃精飲料)”等一系列虛假標簽的食品,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8年1月10日,原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知,在全省范圍內暫停銷售化州貢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13種食品。汕尾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先后查處了汕尾新東升藥業有限公司、陸豐郭盛藥業有限公司、陸豐東海衛生院診所、 汕尾郭蓉廣信醫藥連鎖店有限公司、汕尾郭蓉廣信醫藥連鎖店有限公司(唐可店),查扣化州貢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缺陷產品550余箱,罰款總額3.8萬元?;菝绹称匪幤繁O督管理局于2018年2月11日吊銷了該公司的食品生產許可證。公司法定代表人老程卓五年內不得申請食品生產經營許可,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不得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6.化州市官橋康芝堂保健品經營部處理標簽不符合規定的案件。
2018年5月,茂名化州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投訴線索查獲化州市官橋康之堂保健品經營部經營標簽不符合規定的案件。經查明,當事人銷售的產品標簽為“化痰止咳固體飲料”(標簽生產企業:桂平市越洋天然涼茶有限公司),明確標明了防病治病功能。當事人訴稱,上述食品購自廣西貴港市路邊,無法提供進貨票據、供應商資質證明和檢驗報告。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沒收違法經營的食品,并處罰款一萬元。
7.韶關市湞江區立臣健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經營超過保質期保健食品案。
2018年1月,韶關市湞江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查獲韶關市湞江區立臣健康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經營超過保質期保健食品案。發現當事人以舉辦“健康講座”和產品試用為由,時不時聚集周邊社區的老人?,F場檢查時發現,當事人免費發放給老人的保健食品“美生同達康膠囊”已經過期。公司工作人員提前用剪刀將膠囊的批號(生產日期)剪下,通過講座的考勤記錄給老人每次6粒。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項的規定,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 沒收相關過期產品,罰款6萬元。
8.廣州真和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告違法案
2018年4月,廣州市工商局查獲廣州真和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告違法案,當事人在其淘寶網上廣告銷售的牛初乳片糖果“改善胃腸道、促進生長發育、改善衰老癥狀、抑制多種細菌、增強體質”的內容違反了《廣告法》第十七條。依據《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罰款10.5萬元。
9.梅州市蕉嶺縣顧大排檔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8年2月,梅州市蕉嶺縣與縣公安局聯合檢查,在顧的大排檔操作間及其家中,發現標示為“硼砂”的白色結晶粉末產品49.65公斤。經梅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該檔口銷售的“皮”食品中檢出硼砂。當事人在生產銷售的“肥皮”食品中添加硼砂的行為觸犯了《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定,我局將犯罪嫌疑人移交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處理。公訴機關還提起了梅州首例食品安全領域的民事公益訴訟。蕉嶺縣人民法院于8月29日作出如下判決:1。被告人顧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 緩刑一年,罰款2000元;2.沒收相關涉案物品;3.被告顧賠償6000元,并于判決之日起30日內在全國性公開報紙上就其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行為發表賠禮道歉聲明。
10.佛山千和堂公司銷售虛假標簽聲稱及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8年1月4日,佛山市公安部門對佛山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移交的佛山市千和堂連鎖有限公司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立案偵查。委托人經營的“辛集草本金牌通氣靈固體飲料”經佛山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檢驗,檢出氨基比林、雙氯芬酸鈉、對乙酰氨基酚、吡羅昔康、保泰松等多種藥物成分。目前,該案處于起訴階段。同時,當事人經營的“仙年閣腸茶”、“仙年閣潤通茶”、“仙年閣大肚蘆薈茶”等標簽虛假夸大。佛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該公司銷售標簽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進行立案調查,查封扣押相關產品398箱,沒收11,600元違法所得,并處80500元罰款。
(通訊員:廣東市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