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老年人保健需求旺盛、分辨率相對下降、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的特點,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銷售保健品的旗號,專門傷害中老年人。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蒼梧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潘某建、潘某強等19人涉嫌保健品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該案經法院一審二審,近日有了結果。首犯潘某建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4個月,并處罰金6.5萬元,其余18人分別被判處7個月至5年10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各被判處1.2萬元至5.5萬元不等的罰金。2022年3月至6月,潘某建、潘某強、莫某建等人先后出資成立公司(未注冊)。從李某平處購買他人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后,雇傭潘某茹等人作為話務員撥打虛擬電話,按照“話術”內容冒充快遞公司工作人員,謊稱只需繳納快遞費、稅費或檢驗費即可免費獲得含有珍貴藥材的保健品(實際為糖果類產品),并在銷售后由專業老師指導使用。就這樣,他們先后詐騙5000余人49萬余元,其中23萬元已收款,26萬元因對方未簽收而未付款。經審查, 蒼梧縣檢察院認為,潘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捏造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有組織地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或數額較大),其行為依法已構成詐騙罪;潘、李某平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情節特別嚴重(或嚴重),依法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檢察官提醒:電話推銷套路深,保健需謹慎。不要輕易相信能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堅持鍛煉和保持快樂是保持健康的方法。如果你覺得不舒服, 要及時去正規醫院治療。年輕人更應該關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醒他們提高警惕,防范各種詐騙。來源:廣西法治日報/反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