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對利用會議銷售等模式進行虛假宣傳的查處力度。
(一)江蘇省張家港市查處金港鎮康鈴食品店虛假宣傳案。
基本案情:張家港保稅區市場監管局對張家港市金港鎮康鈴食品店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發現當事人聚集了大量老年人,還在當事人宣傳的電腦中發現了臺詞、劇本、宣傳策劃等。經查,當事人通過舉辦健康講座等方式,對其銷售的固元方膠囊、五蛇妙草酒、干預因子膠囊、心血活力肽片糖果等產品進行宣傳。上述產品均非藥品,但當事人通過播放預先錄制的視頻(冒充直播)、口頭介紹等方式虛構了上述產品的醫療效果,誘導消費者認為使用上述產品可以治病。雙方以遠高于購買價格的價格出售了上述貨物。到案發時, 發現固元方膠囊獲利5000元,五舍苗草酒3萬元,干預因子1萬元,活力肽150元。
法律依據及處罰:對于當事人虛假宣傳的行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罰款27萬元。對于當事人經營無標簽食品的行為,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二)項,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處三萬元罰款。
(二)寧波市查處寧波艾爾曼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江北柏翠分公司虛假宣傳案
基本案情:當事人采用“免費體驗式宣傳”的方式,虛假宣傳醫療器械可以治療高血壓等慢性病,以達到高價銷售產品牟取暴利的目的。當事人通過上述體驗和宣傳,將中低頻高電位治療儀以23300元/臺的價格銷售給老人。至其被查獲時,約有5.94萬老年人注冊參與宣傳體驗,注冊購買者有14人,涉及金額32.62萬元。
法律依據及處罰:對于當事人的虛假宣傳行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罰款30萬元。
(3)青島查處直銷企業經銷商利用營銷模式虛假宣傳案。
基本案情:在團隊經銷商與客戶以分享會形式組織的營銷活動中,當事人宣傳內衣可以矯正脊柱,有效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治療女性婦科疾病,重塑體型,并引用了患者矯正治療前后的效果對比圖;號稱空氣凈化器在40平米的空間內,每立方厘米可釋放2000萬個負氧離子,可去除空氣中的霧霾、甲醛、二甲苯等有害物質;宣傳磁化凈水器磁化后,含氧量增加了9倍,達到國家6項標準,并聲稱“高血壓”、“糖尿病”、“癌癥”都是酸性體質, 它們是所有疾病的根源和癌細胞的溫床。只要每天喝小分子磁化水,體質就會從酸性變成堿性。上述宣傳缺乏醫學證明、數字證據和相關依據。
法律依據及處罰:直銷企業的經銷商利用會議銷售直銷產品進行虛假宣傳和不正當競爭,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罰款20萬元。
(4)重慶查處徐佳飛虛假宣傳案。
基本情況:當事人與重慶紅瑞一家健康服務有限公司簽訂供銷合同,確定合作關系,并于2018年3月底開始從事經營活動,以銷售的方式銷售該公司提供的國肽牌膠原蛋白肽固體飲料。當事人在銷售該產品過程中,通過現場宣講、PPT演示等形式,宣稱該產品具有增強免疫力,對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中風偏癱、骨病、風濕、類風濕、胃腸道、偏癱、腦梗塞等疾病具有治療和調理作用,夸大膠原蛋白肽固體飲料產品的功能和作用,欺騙和誤導消費者。截至扣押之日, 當事人通過上述銷售方式共銷售國肽牌膠原蛋白肽固體飲料64箱,實現銷售收入40960元。
法律依據及處罰:當事人以營銷方式銷售國肽牌膠原蛋白肽固體飲料,對其性能、功能作虛假的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的規定。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罰款30萬元。
(五)江蘇省海門縣查處雅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虛假宣傳案
基本案情:當事人以上課、體驗產品為名,在其經營場所聚集中老年消費者,通過口頭宣講、唱歌、播放PPT等方式向消費者宣傳銷售益健堂電位治療儀,宣稱該產品可凈化血液,治療高血脂、高血粘度、高尿酸、糖尿病、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骨刺、骨質增生、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靜脈。
法律依據及處罰:在商業宣傳中,當事人夸大所售醫療器械超出適用范圍的功能,對所售食品的治療作用作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罰款20萬元。
二、加強重點地區廣告監管執法。
(六)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新康美容館發布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使用醫學術語的廣告,對產品和服務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案。
基本情況:當事人從事美容、火療、銷售全健公司產品等經營活動。當事人經營場所廣告牌宣傳“全健中醫秘方治療鼻炎、腰間盤頸椎病、高血壓、腦梗塞、痛風、風濕、前列腺糖尿病、子宮肌瘤、宮頸糜爛、乳腺增生、失眠”等內容,LED顯示屏滾動發布“本草養生堂中醫秘方專業調理”等內容...前列腺、痛經、宮寒、不孕不育等癥狀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對進店咨詢或火療的顧客,當事人明示或暗示其“火療”、“整骨”鞋墊等產品可治療鼻炎、高血壓、骨質增生等數十種疾病,“立竿見影”。
案件特點:此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此案是在“全健”事件之前提交的。針對“全健”事件,執法人員對虛假宣傳以及是否涉嫌傳銷進行了調查。
(七)廈門市查處保健食品商店虛假廣告案件。
基本案情:執法人員到現場檢查時,該經營場所的銷售人員正在會議室向20多位老年人推銷產品。推廣的產品為美宜園有機全羊奶粉。辦公室掛著“國家長壽工程廈門工作站”的店鋪廣告。執法人員現場檢查了筆記本電腦,發現筆記本電腦中存儲的羊奶專家點評、美宜園視頻課件等內容,含有以醫生名義宣傳羊奶粉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作用等違反《廣告法》規定的內容。
經查,委托人銷售的美宜園有機全脂羊奶粉屬于普通食品,采取組織消費者聽課、介紹產品等方式銷售。視頻課件中使用醫生的名字和形象,宣傳羊奶粉對腸炎、胃炎、胃潰瘍、癌癥、腫瘤、心臟病等疾病的治療作用。當事人無法提供證據證明羊奶粉具有上述治療作用。擅自在經營場所懸掛“國家長壽工程廈門工作站”和“國家長壽工程廈門補硒工作站”的標牌。
法律依據及處罰:當事人在未取得授權委托書的情況下,在經營場所懸掛“國家長壽工程廈門工作站”、“國家長壽工程廈門補硒工作站”的標志,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條的規定,構成廣告含有虛假、引人誤解的內容,屬于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違法行為。
當事人在經營場所以播放視頻的方式向老年人宣傳羊奶粉防病治病的功效,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第七條和《廣告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已構成食品廣告含有防病治病相關功能的違法行為。
在食品廣告中使用醫生的名義和形象,違反了《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第九條的規定,已構成在食品廣告中使用醫生名義和形象的違法行為。
市場監管部門已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廣告等違法行為,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并給予罰款的行政處罰。
第三,加強和改善保健食品市場的管理
(八)上海查處未按注冊產品配方要求組織生產保健食品、生產經營標簽與實際不符、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食品案件。
基本案情:上海市松江區市場監管局查處三起違法案件:上海葡萄王企業有限公司未按注冊產品配方要求組織生產保健食品,生產經營標簽與實際不符,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依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沒收違法產品靈芝菌絲體膠囊(標注生產日期為20160724,規格為46.2g/瓶)28191瓶。沒收違法所得22萬余元,罰款1100余萬元。
案件特點:本案涉及當事人多次違法行為,違法行為具有隱蔽性。當事人采用委托出口加工再轉內銷的方式,在生產過程中規避了監管,在日常監管中也很難被發現。這起案件的發現和查處得益于舉報人制度的實施。
(九)成都市查處鞠鵬商貿有限公司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案。
基本情況:當事人成都鞠鵬商貿有限公司經營的系列產品有:協爾舒無乳糖營養配方粉、福安寶無乳糖營養配方粉、民康特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粉、民安寶中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粉、安爾康氨基酸營養配方粉。經查,上述5種“某寶寶寶”系列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GB14880的規定。
法律依據及處罰: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 (四)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經營涉案產品,給予警告,沒收違法經營的產品,并處20萬元的行政處罰。
(10)河南省鹿邑縣查處生產銷售假藥案。
基本案情:鹿邑縣公安局食藥大隊會同縣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全縣診所、藥店、保健品店進行聯合檢查,出動警力120人、警車26輛,一舉打掉兩個生產銷售假藥窩點,涉及太康、柘城縣、鄲城、禹城等地診所、藥店480余家,刑事拘留9人。
案件特點:對于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監管部門聯合執法形成合力,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扣押的涉案物品進行檢驗,已認定為假藥。因該案涉嫌刑事犯罪,已移送公安部門偵查。
四、嚴厲查處以“醫?!泵x開展的各種違法行為
(十一)四川省宜賓市查處以sctv新聞頻道名義進行“保健”商品宣傳案。
基本案情:當事人以“sctv新聞頻道首屆蟲草燕窩養生文化節”為名,從事“保健”產品宣傳。展廳的海報上印著“sctv新聞頻道首屆蟲草節暨燕窩健康文化節”、“成分含量越高,三七七年以上效果最好”、“三七可先活血,治百病”等廣告。當事人不能提供上述宣傳內容的法律依據,也不能提供展會場所經營藥品的相關證照,涉嫌虛假宣傳和無證經營。執法人員依法當場查獲價值30萬元以上的藥材和“保健品”, 并現場為老年消費者普及了健康保健知識。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案件特點:當事人打著市場電視臺新聞頻道的旗號銷售保健品,嚴重損害了國家企事業單位的形象和信譽。市場監管部門敢于亮劍,加強保健品市場整治,及時避免老年人受騙,通過常識普及,促進老年消費者的防范意識。
五、嚴厲查處直銷企業經銷商的虛假宣傳和傳銷行為。
(12)新疆沙雅縣查處沙雅縣全健自然醫學康復中心虛假宣傳案。
基本情況:經查,客戶屬于全健公司的一家加盟店,主要經營保健食品、衛生清潔用品、化妝品銷售和美容保健服務。沙雅縣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發現,在2份維吾爾語、3份中文的全健產品宣傳手冊上,當事人將全健公司的權利保健食品印成“防治癌癥+行氣消食+補氣血代謝體內腫瘤”和“防治心臟病、抑癌抗癌、72小時內排毒3公斤至25公斤”的特殊產品......
法律依據及處罰:當事人在經營過程中宣傳其商品具有“治療、預防疾病”的功能,屬于虛假宣傳行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違法行為,罰款2萬元。
(十三)天津市武清區查處網絡傳銷食品案。
基本案情:武清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武清分局、汽配產業園,連夜奮戰17個小時,對位于商圈海達樂嘉大廈的施樂同人(天津)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涉嫌通過網絡傳銷銷售“保健品”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案發時,當事人正在召開約100人的傳銷會議,通過線上線下對食品“保健品”進行傳銷。執法機關依法查封了涉案場所和20129箱食品、保健品,并對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劉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案件特點: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協同執法,加強協調,通過會議等形式,有效打擊了以推銷商品為名的傳銷行為。鑒于涉嫌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部門處理。
(十四)河北省邯鄲市查處福修康健康體驗會所涉嫌虛假宣傳、組織傳銷案。
基本案情:當事人富秀康健康體驗會所(河北富秀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邢臺市永年區、南和縣通過拉人頭、組織招商會等方式宣傳公司盈利前景和產品功效,宣稱其銷售的內衣產品“含有20多種海洋功能因子、50多種植物功能因子,有效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抗衰老功能”等夸大宣傳內容。誘導、發展人員購買當事人銷售的內衣。消費者購買內衣后,會在上述微信微信官方賬號鏈接的會員管理系統中注冊成為會員,并按照相互推薦的順序形成上下級關系,根據每個會員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下屬的業績計算并支付報酬。
根據目前掌握的《客戶信息登記表》,截至2018年10月31日,當事人已發展1814人,信息完善1804人,其中河北1561人,邯鄲515人(含永年312人),邢臺739人(含南和359人);其網上注冊會員系統有2000多人。截至2018年12月22日,當事人已通過公司法人賬戶向會員支付獎金共計人民幣12,435,068.5元。
案件特點:當事人組織策劃傳銷活動,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由于本案參與人數達2000余人,成員涉及全國16個省市,層級超過三級,案件涉嫌犯罪,遂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