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3月13日訊(記者蘇林、張辛苑)今天,在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消費維權新聞發布會”上,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8年全省市場監管典型案例。
●超過3.15萬件缺陷產品被依法召回。
2018年,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大力推進缺陷產品召回監管體系建設,先后對53家消費品生產企業開展缺陷調查,督促31家企業依法召回生產銷售的缺陷產品3.15萬余件。產品涉及童車、童裝、毛巾、校服、家具等。,充分發揮了召回在預防產品傷害和消除安全隱患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強化了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的責任,提高了社會對質量建設的信心。
●邯鄲王無證銷售保健食品。
叢臺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叢臺區公安分局食藥大隊聯合檢查轄區寫字樓時,發現王涉嫌在未取得營業執照的情況下,雇傭多名員工,使用網絡電話冒用中國中老年健康協會、??堤?、健康新天地、志健、健康家庭路、北大、益生、華納健康等名稱。
●石家莊裕華區某食品店虛假宣傳案
執法人員在日常檢查中發現,雨花區某食品店在二樓會議室組織會議,利用自己制作的課件為消費者講課,向消費者宣傳其生產的康益道牌破壁靈芝孢子粉膠囊、民心牌輔酶Q10膠囊、貝之友牌心源片、苦瓜姜黃片糖果、森士達牌精和膠囊、藍莓枸杞片糖果等保健食品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治疾病的功效。
該單位組織消費者參加宣傳講座、會議,虛假夸大其經營的保健食品功效,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屬于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根據《石家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實施辦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的規定。決定對當事人作出罰款22萬的行政處罰。
●承德市某美容店預付款消費侵權案
承德一女子腿疼多年。2017年11月,她吃完晚飯后散步,走路姿勢暴露出明顯的腿部疾病,引起了承德市雙橋區一家美容店售貨員的注意。業務員主動游說,聲稱可以通過店里在北京聘請的高級技師按摩治好她的腿病。一女子因生病無序就醫,分10次預付了12萬元按摩費。十個月過去了,腿疼還沒有好轉。一位女士要求退款,但商店拒絕了。
2018年9月,一女子向消協投訴,調解無效。該案被移送承德市市場監管局消???,消??萍s談承德市某美容店負責人,責令該店退款。2018年10月22日,在承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會議室,雙方簽訂退款協議,分三批退還李女士6.5萬元。2018年12月底,經電話回訪確認,6.5萬元退款已全部到賬。
●外賣平臺未公示店家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
2018年5月22日,三河市工商局、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收到三河市檢察院的檢察建議,關于“餓了么”、“美團”外賣網絡餐飲,網絡經營的商家未按規定在其經營活動主頁面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普遍存在。執法人員立即進一步核實信息。經查,“美團”外賣在線餐飲平臺涉及15家問題商家,“餓了么”外賣在線餐飲平臺涉及12家問題商家。執法人員分別約談了華北地區“美團”外賣在線餐飲平臺的食品安全員和華北地區“餓了么”外賣在線餐飲平臺的城市經理, 并提取了上述兩家外賣網絡餐飲平臺的相關證照。執法人員當場對兩家外賣網絡餐飲平臺分別下達了《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上述兩家公司立即依法審查其網絡食品經營者許可,立即停止為無食品經營許可證的食品經營者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
三河市工商局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分別對美團和餓了么給予警告,并處以10萬元的行政處罰。
●某媒體發布違法房地產廣告案例。
2018年1月,在對廣告主某房地產公司發布違法廣告處罰結案后,邢臺市工商局對廣告經營者邢臺市某媒體進行調查。其廣告“贈送家具最高6萬件”的內容,未明確表示贈送商品的品種、規格、數量、期限和方式;公示房屋信息面積時,未注明建筑面積或套內建筑面積,屬于發布違法廣告的行為。邢臺市工商局依法對該媒體作出22.32萬元的行政處罰。
●某房地產公司違規有獎銷售。
2018年9月,某房地產公司在其開發的樓盤售樓部開展了“搶鋪贏寶馬開回家”有獎銷售活動。獎項有:寶馬3系轎車,價值21.83萬元;大眾汽車兩輛,每輛價值58900元等。,都是最高獎金額超過5萬元的彩票銷售違法行為。邢臺市工商局依法對該房地產公司作出25萬元的行政處罰。
●河北松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網絡傳銷及夸大產品功效虛假宣傳案
河北松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河北、山東、天津等省市從事傳銷活動,自稱直銷公司、盈利前景好,產品包治百病,夸大飲料產品實際功效,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利用高回報的獎勵制度,引誘會員發展其他人再次加入我們,形成上下線關系,最終形成金字塔形的網絡化MLM布局。
當事人組織策劃傳銷的行為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虛假宣傳,欺詐行為。石家莊裕華區市場監管局沒收該公司違法所得,罰款總額3765萬元。涉嫌犯罪部分依法移送公安機關。
●寧晉縣某醫院收受商業賄賂案。
2018年1月,邢臺市工商局將寧晉縣某醫院收受商業賄賂案件線索移交寧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經查,寧津縣某醫院與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口頭約定,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將某醫院準備購買的膠片打印機以25000元的價格送給當事人,但要求4年內不得使用其他公司的膠片。醫院收到捐贈的膠片打印機后,分兩次向某醫療設備公司購買了2000張膠片。由于膠片質量問題,公司提供的打印機和膠片已于2016年11月停止使用。在調查期間,醫院于2018年6月自愿歸還了設備, 這是一種在購買商品時接受商業賄賂的違法行為。寧津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對該院作出罰款7萬元的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