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9月12日訊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政工作,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民政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有力服務了改革發展穩定大局。9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進民政工作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民政部部長唐登杰介紹,今年開局以來,各級民政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緊扣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努力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奮力開創新時代新征程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超過1100萬人社會組織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不斷加強黨對社會組織的全面領導,引導支持社會組織規范有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同時防范化解社會組織風險隱患,持續推進社會組織實現高質量發展。民政部副部長詹成付介紹,我國目前有近90萬家社會組織,覆蓋了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社會團體37萬多家,51萬多家民辦非企業單位,近1萬基金會,社會組織從業人員已經超過了1100萬人,資產總規模超過了5800億元。社會組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特別是對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上半年全國累計支出低保、特困和臨時救助資金1265億元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懊裾孔鳛樨撠熁久裆U系闹匾块T,近年來,民政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困難程度分層、救助內容分類、動態監測預警的思路,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低保等社會救助制度,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加快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格局,推進社會救助高質量發展?!泵裾可鐣戎舅鹃L劉喜堂說。其中,建立健全主動發現機制,重點做好申請能力不足困難群眾的發現和救助工作。民政部全面開展低保邊緣家庭認定,對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單獨納入低保,著力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及時調整救助保障標準,到今年6月底,全國城市和農村低保標準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4.8%、8.5%。From January to June this year, 全國共投入低保、特困、臨時救助資金1265億元,較好地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加強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建設。將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邊緣家庭成員、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成員、易返貧人員以及當地政府認定的其他困難人員納入動態監測范圍,與教育、醫療、住建、鄉村振興、工會、殘聯等部門建立共享機制,加強監測預警,為構建分層次、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提供支撐。完善綜合救助機制。民政部, 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調研,進一步明確了對邊緣低保家庭和剛性支出困難家庭的救助政策,按照對象分層、救助分類、全面覆蓋、協調高效的思路,完善相關救助政策,不斷提高救助的可及性和覆蓋面。全面實施來自突發事件發生地的臨時救助,加大對臨時困難群眾的救助力度。同時也加強政府救助與慈善救助的有效銜接,引導和支持慈善力量參與社會救助。最近, 民政部已經就這項工作下發了文件,做出了相關部署。繼續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針對共同富裕目標下的社會救助,加強社會救助政策理論研究,在服務型社會救助、居住地申請低保、統籌救助資源、提高經辦服務能力等方面開展試點,及時總結推廣地方典型經驗和做法,適時出臺政策和制度。繼續完善分層次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讓困難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翱缡⊥ㄓ棉k公室”試點 對內地居民婚姻登記擴大到21個省份的黨的20條明確要求,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采取更多惠民暖心措施,努力解決人民群眾的迫切問題。近年來,各級民政部門加大便民惠企力度,打出了一套便民服務“組合拳”,初步形成了便民服務“組合拳”效應。詹成付介紹,在社會救助領域,民政部實行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目的是方便群眾申請;在養老服務領域,對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改造,提高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在精神障礙患者服務領域,開展“精康復一體化”行動,更好地滿足社區精神障礙患者康復服務需求,促進其回歸家庭、融入社會;在殘疾人服務領域,開展了租借康復輔助器具的活動,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可以使用。同時,在婚姻登記管理領域,今年擴大了內地居民“跨省通用登記”試點,試點范圍由7個省份擴大到21個省份,覆蓋中國總人口的78.5%,滿足了大多數人的異地婚姻登記需求;在殘疾人福利領域,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已實行“跨省”; 在申請認定孤兒和事實上的無人陪伴兒童方面,已經實現了“跨省通用”。同時啟動“名鎮鄉村行動”,推進“互聯網加地名服務”,目的是方便百姓出行,助力鄉村振興?!按送?,還開展了行業協會商會減輕企業負擔專項行動,清理行業協會商會違法違規收費,全面規范合法合理收費。據民政部初步統計,減輕企業負擔約18億元,有效幫助眾多市場主體減負脫困?!闭渤筛Uf。協調和完善老齡工作機制應對人口老齡化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面臨的現實問題,也是推進中國現代化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今年3月,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優化了老齡工作體制,強化了民政部促進老齡事業發展的職責。唐說,今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完善老齡工作體系, 將組織協調實施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措施的職責賦予民政部。這是黨中央著眼于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作出的重大決策。民政部認真落實機構改革任務,深刻認識自己的使命和任務。我們將緊緊抓住“十四五”的機遇期,重點從三個方面推動養老產業發展,努力找到一條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道路。其中, 加強黨對老齡工作的全面領導,進一步完善老齡工作體系。推動充分發揮黨在老齡工作領域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依法行政、部門密切配合、群眾團體積極參與、上下左右協調聯動的老齡工作機制,強化全國老齡辦綜合協調責任。 督促、指導、組織老齡事業的發展,加快形成老齡工作大格局,把老齡工作落實到人管、老人管、 和有困難的老人提供幫助。進一步推動老齡工作納入各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地方黨委政府議事日程,納入各地相關部門考核,納入各方面為民辦實事內容,為老齡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發展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推動完善健康支持體系,不斷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快構建社區居家養老、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加大基本養老服務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推廣力度,開展助餐養老服務和居家養老改造,加強縣村三級農村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完善養老服務綜合監管體系?!按送?,民政部將繼續引導和動員全社會參與,將積極老齡化和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深入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引導全社會積極看待老齡化社會和老年人及其生活,形成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廣泛共識和合力。協調完善老年人社會參與政策并組織實施, 鼓勵和支持老年人發揮積極作用?!睂μ普f道。一位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合作,推動新建住宅區同步建設養老服務設施的黨員在向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所有老年人都應享受基本養老服務”。今年5月,中辦、國辦《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向社會公開發布,同時公開發布全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這標志著我國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入全面推進的新階段。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司長于表示,今年以來, 民政部推進各地基本養老服務制度設計,不斷提升基本養老服務能力。其中,以實施方案和發布本地區基本養老服務清單為重點,督促指導各地加快工作步伐,做好省級基本養老服務體系設計。目前大部分省份已經出臺實施方案,其余省份也在陸續發布。一些地方因地制宜,對基本養老服務清單項目內容和標準進行“增補”,實現突破創新。此外,我們將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實施2023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項目。 and arrange investment in the central budget to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old-age service facilities. Together with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we will implement the promotion of basic home and community care services in 2023, build home care beds for eligible elderly people with special difficulties and partial disabilities, and provide home care services.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持續推進新建居住區同步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優化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民政部還指導做好基本養老服務項目落地,推動各地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完善老年人福利補貼政策,落實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等項目。指導各地加快實施探訪關愛服務,把服務主動送上門,提前發現和預防居家養老風險。俞建良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將持續加大《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的貫徹落實力度,督促指導尚未出臺省級實施方案的地方盡快在年底前出臺,著力推進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所列項目的落地生效,盡快把黨中央的溫暖送到老年人身邊。不斷完善基本養老服務供給、保障、監管和動態調整機制,同時推動基本養老服務對象信息、服務保障信息統一歸集、互認和開放共享,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更好地享有基本養老服務。組織開展兒童福利機構“精準化管理 精細化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習近平總書記心系兒童事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關心幫助困難家庭的孩子,特別是孤兒和殘疾兒童,讓所有孩子都能夠有一個幸福美好的童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了“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重大任務。各級民政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大重要決策部署,立足民政職能職責,堅持兒童利益優先的原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來保障各類困境兒童的權益,取得了明顯成效。詹成付透露,下一步,民政部將在鞏固現有工作成果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精準保障。以保障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基本權益為導向,靶向發力、精準施策,統籌解決好群體性的需求和個性化的要求,不斷提高各類困境兒童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注重全面發展。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基礎下,更加關注各類困境兒童的精神關愛和成長成才,健全完善教育就學、心理健康、自信自強等措施,促進這些孩子們德智體美勞多方面全面發展。更加注重專業服務。組織開展兒童福利機構"精準化管理 精細化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細化養育照護服務、強化特色康復能力建設、優化特殊教育服務、開展專業社工服務,更好地保障機構內兒童健康安全成長。促進慈善組織全面、真實、準確公開信息公益慈善事業是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的道德實踐,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近年來,社會對慈善事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參與度也越來越高。唐登杰介紹,目前我國登記認定的慈善組織超過1.3萬家;慈善捐贈規模穩步增長;慈善制度不斷完善,慈善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慈善力量在扶貧、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科教文衛、生態保護、應急救援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爸袊伯a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建立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協調體系’,強調‘引導和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 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慈善事業”,這為慈善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繼續推動中國特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睂μ普f道。一是堅持慈善事業發展的正確方向。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引導慈善力量響應黨的號召,發揮積極作用,確保正確方向。堅持把重點放在最需要幫助的特殊困難群眾身上,推動慈善資源及時準確惠及各類困難群眾,助力實現共同富裕。加強制度建設,做好慈善法修訂和配套政策完善工作, 促進第三次分配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的協調。第二,積極引導和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慈善事業。弘揚中華民族互助扶貧的傳統美德,利用好重要節日、慈善表彰等載體,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進一步激發全社會支持和參與慈善事業的熱情。鼓勵各地豐富參與形式,拓寬參與渠道,加強數字技術在慈善領域的應用, 加快形成全民慈善、公益事業的生動局面。三是加強慈善監管,著力推進陽光慈善。加強慈善組織領導和黨的建設。規范慈善組織內部治理和行業自律,建立健全現代慈善組織制度。實施“陽光慈善”工程,鼓勵公眾和各類媒體監督慈善,推動各類慈善組織全面、真實、準確披露信息,加強對慈善活動全過程的監督,增強慈善事業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編輯:趙曉雯編輯:魏靜報道/反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