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上有很多查詢企業信息的網站,除了你列舉的天眼查、開心寶,還有企業查詢、綜合服務信息平臺等等。大家都知道公民的個人隱私是受到保護的。企業信息呢?為什么這些平臺可以隨意發布企業的信息,其行為是否合法?
有效期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這是合法的。這些平臺都經過工商備案。既然可以備案,本身就是合法的。比如,根據《企業信用信息公開條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通過互聯網免費查詢已公開的企業信用信息。
如果你用過這些平臺,應該知道這些平臺發布的信息其實都是企業的公開信息,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最高人民法院被執行人信息系統”等政府平臺系統上也可以查到。這些網站無非是整合了所有涉案企業的相關公開信息(比如涉案企業的行政處罰在工商局系統公布,待執行信息在最高人民法院被執行系統公布,環保違法在環保局網站公布,仲裁信息在裁判文書網公布等。),而且各個政府平臺發布的相關信息比較分散, 而上述這些平臺上的企業,則整合了所有的公共信息,方便有需求的用戶。
如果你接入這些平臺,會發現所涉及的信息都是公開的,企業的機密信息(如企業的賬戶信息、專利信息)或經營信息(如主要上下游客戶)在這些平臺上是查不到的,所以這些平臺并不違法。
摘要
不要認為信息是隱私。企業作為面向公眾的經營組織,有義務向公眾披露必要的信息,如公司所在地、法人、結構、經營范圍等。如果是上市公司,還必須公布財務報表和重大事項。這對于一個企業的合伙人、債權人、求職者來說,其實是非常有用的。否則你不知道這個企業的信用狀況。試想對方是一家老賴公司,多年官司纏身。不了解情況,就和這樣的企業合作,或者去這樣的企業應聘,然后老賴公司就拖欠其戶口或者工資。對于你這樣的伴侶和求職者,你還覺得隱私要保護,什么都不要透露嗎?
對于求職者和合作伙伴來說,很多不知道企業的所有公開信息都要去哪些網站查,有的根本不知道可以查。這個時候為什么不查查這些平臺幫助整合呢?既然企業信息本身是國家要求公示的,而且是經過間接監管的,所以不存在你的企業信息是否需要你授權的問題。這些平臺雖然可以查詢這些企業信息,但是很多信息是滯后的。如果你想得到更準確的來源,最好去政府公布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