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消息)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為切實推進義務教育領域基層政務規范化、標準化建設,不斷提高教育透明度和公開度,教育部制定了《義務教育領域基層政務規范指南》。根據《指引》,義務教育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包括政策文件、教育概況、民辦學校信息、財務信息、招生管理、學生管理、教師管理、重要政策落實、教育督導公開、校園安全等10項一級事項?!吨笇б庖姟芬?,縣級以下義務教育基層部門要立足本地工作實際,按照《指導意見》明確的工作要求和內容,完善工作規范,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組織保障,做好義務教育信息發布、政策解讀、回應關切、公眾參與等工作。其中,在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方面,指引明確, 建立和完善義務教育領域政府輿情的收集、研判、處置和應對機制。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要快速回應,最遲在5小時內發布權威信息,24小時內召開新聞發布會表明態度和看法,通報進展情況。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的重要部署,深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相關要求,特制定《義務教育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指南》 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政務公開規范化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有效推進義務教育領域基層政務公開規范化建設,不斷提高教育透明度和公開度。一是總體要求是加強義務教育領域基層政務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是深入貫徹“五公開”的具體舉措,對規范基層教育公開、保障群眾合法權益、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到2020年底, 義務教育領域基層政務公開內容將覆蓋權力運行和政府服務全過程,公開化、規范化水平顯著提升,教育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不斷增強??h(市、區)以下義務教育基層部門要立足本地工作實際,完善工作規范,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組織保障,切實做好義務教育信息發布、政策解讀、回應關切、公眾參與等工作??h級以上教育主管部門要切實承擔起主體責任,充分發揮指導、監督和評估作用, 以推進標準化為抓手,不斷把教育開放推向深入。二。適用范圍本指南的適用范圍是義務教育領域的基層部門,包括縣(市、區)及以下行政機關、團體或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公共企事業單位。三。事項公開目錄和標準《義務教育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包含10項一級事項和34項二級事項。一是政策文件,包括教育法、規范性文件,公開。二是教育概況,包括教育的主要發展、教育統計和義務教育學校名單的公布。第三是私立學校的信息, 包括民辦學?;拘畔?、行政許可信息和日常監管信息公開。四是財務信息公開,包括管理辦法、預決算、收費標準等。五是招生管理,包括學校介紹、招生政策、招生計劃、招生范圍、招生結果公開。六是學生管理,包括學籍管理、學生資助政策、學生評價獎勵辦法、優待政策公開等。七是教師管理,包括教師培訓、教師資格認定、教師公開招聘、教師行為規范、教師評價、教師職稱評定、特崗教師招聘、鄉村教師生活補貼和普通話培訓測試公開。第八,重要政策的實施,包括控制輟學、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體育評估和學校美育評估。九是教育督導的開放性,包括普通教育督導和義務教育均衡督導。十是校園安全,包括法律法規、配套制度、安全管理、應急預案、突發事件處理、校車使用等。各地要按要求及時公開標準目錄中的所有事項,并根據實際情況主動拓寬公開范圍、細化公開內容、豐富公開渠道、縮短公開時限、創新公開方式,為人民群眾獲取教育信息提供切實便利,不斷提高教育透明度。第四, 政務公開工作流程規范(1)全面落實“五公開”要求。推進決策公開和社會關注度高的義務教育工作,決策草案要向社會公開,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推進實施公開,及時公布義務教育重點改革任務、重要政策、重大項目的實施情況,包括實施措施、實施步驟、責任分工、督導方式、成效等。推進管理公開,公開本部門義務教育行政權力事項和主要職能,明確監管事項的名稱、方式、結果等相關信息。推進服務公開,公開義務教育服務清單,統一規范服務指南, 并明確主體、依據、條件、流程、材料、收費、時限、咨詢和監督渠道等信息。推進成果公開,主動公開義務教育領域重要決策部署、政策規定和規劃方案的落實情況。(2)完善信息發布流程。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屬性的源頭管理,信息制作部門在信息生成的同時明確公開屬性,公文部門會同政務公開部門按程序做好審核,確保公開屬性標注正確。審核后,根據工作需要和實際需要,主動公開信息將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開。 以確保人民及時獲得信息并方便獲取。準確把握不予公開的范圍,做好保密審查工作,不得公開涉密信息、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的政府信息以及公開后可能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政府信息。(3)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按照“誰起草、誰預測、誰解讀”的原則,準確及時地對輿情風險進行評估和解讀。堅持重要政策文件和解讀方案同步組織部署。文件送審時,必須連同宣傳解釋方案和輿情風險評估一并提交。當文檔發布時, 解讀材料將同步發布,全面介紹政策背景、目標任務、主要內容和實施措施。通過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專家文章、圖文視頻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直觀、通俗地解讀重大政策。在政策執行過程中,要緊扣民意,分段、分時段、持續地進行解讀。(4)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務公開工作中政府輿情應對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義務教育領域政府輿情收集、研判、處置和應對機制,明確職責分工, 全面監測輿情,加強研判處置,增強應對效果。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要快速回應,最遲5小時內發布權威信息,24小時內召開新聞發布會,表明態度和看法,通報進展,明確政策措施,引導正確輿論。(5)積極擴大公眾參與。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加強官民互動。建立健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重要政策預公開制度。決定草案應提前發布,以征求社會各方面的意見。暢通公眾表達意愿的渠道,利用互聯網構建公眾參與的新模式, 問政,問需,問民。鼓勵公眾參與形式的積極創新,通過政府開放日、電視問政、列席會議等方式,不斷擴大官民互動交流。(6)優化開放平臺渠道。按照標準目錄內容分類,在政府門戶網站開設教育專欄,優化專欄設置,集中發布教育信息。加強和規范政務新媒體的管理和使用,充分發揮其網絡傳播力和社會影響力,提高宣傳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結合基層工作實際和群眾需求, 利用好宣傳欄、接入點等實體平臺,為人民群眾獲取信息提供切實便利。報告/反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