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物的發展就像把懸崖變成石頭。疫情讓云辦公模式幾乎應用到了每個企業,滲透到了每個家庭。
生活、工作、家居環境、云辦公模式,這三個決定每個人幸福感的因素息息相關。如何構建一個平衡、高效、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新辦公風格,成為居家工作者和全行業管理者的共同話題。日前,曲美家居生活方式研究院進行了一項名為“居家辦公是人心所向嗎?”面向全國萬名專業人士,探討云辦公的發展困境和未來前景。
其中一個數據令人驚訝,家庭辦公的支持率只有11%,超過60%的受訪者希望未來將家庭辦公與辦公室辦公相結合。
數據反映出,雖然疫情加速了云辦公的普及和實踐,但顯然無論是企業的管理制度,還是相關軟硬件的準備都還沒有完全成熟。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管理者應該如何應對變化,擴大優勢?你可能會面臨什么困難?我們應該從哪里開始改革?
01
云辦公未來趨勢樂觀
云辦公對企業、社會、個人意味著什么?疫情催生了云辦公模式的流行,那么這種模式會隨著疫情的結束退出人們的生活嗎?論壇嘉賓分享了對云辦公發展趨勢和影響力的看法。
“家庭辦公是互聯網時代的必然產物,多元化辦公一定是未來的趨勢?!?/p>
紅星美凱龍集團總裁謝堅認為,“家庭辦公是互聯網時代的必然產物,多元化辦公也是未來趨勢”。疫情的爆發促使我們思考工作方式,包括如何在去中心化的狀態下激勵員工的績效。
紅星美凱龍似乎非常適應新的辦公方式的出現。謝堅說,“紅星美凱龍一直以創造價值為導向,從來不提倡考勤打卡,因為人是管不了的,人是被管的。所以疫情帶來的辦公方式的改變并沒有讓企業感到突兀?!?/p>
“構建數字化商業模式將是未來的趨勢,也是企業面臨的新挑戰?!?/p>
另一家家居企業代表曲美家居副總裁吳娜妮表示,云辦公雖然是疫情所迫的模式,但還是給企業的改革創新帶來了信心。
為了順應未來云辦公模式的發展趨勢,吳娜妮認為企業應該重點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
在內部管理方面,管理層應在模式創新、溝通模式、運營組織和績效管理方面及時做出調整,包括互聯網工具的日常應用。迅速帶領團隊調整工作模式進入新一輪比賽。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數字化商業模式的創造將是未來的趨勢,也是企業面臨的新挑戰。面對每天在線時間超過8小時的網民,“傳統企業此時應該思考的問題是,如果我們的品牌不在手機屏幕上,如何在線上與消費者互動,完成品牌傳播、推送甚至交易”。
針對以上兩方面的實踐,吳娜妮表示,“曲美家居這兩三年一直在做積極的調整,曲美從消費者端、品牌端、管理層面都在積極創新和布局?!?/p>
"要走國際路線,中國必須滿足多局的基本要求."
不過,在談到新模式對未來企業發展的優勢時,胥思清表示,“中國要走國際化路線,產品要源源不斷地出口,企業文化也要走出國門。因此,我們必須滿足多辦公室的基本要求”。與此同時,胥思清預測,疫情過后,辦公室風格的改變將會持續下去,并產生深遠的影響。
"隨著辦公室政治的減少,員工會更加團結,目標感也更強。"
對于疫情帶來的辦公方式的改變,《中國對外管理》雜志社長兼總編輯楊光表示,“疫情對我們的影響最大,是重大的、不可逆的改變。當一個組織開始推動業務創新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內部組織的變革?!?/p>
楊光非??春迷妻k公模式的發展趨勢,認為對于致力于創新的企業來說,至少有兩大優勢。首先,體現了員工的自我驅動?!皼]人看的時候,員工的自我管理會提高工作效率,這一點在媒體和知識行業更明顯?!贝送?,減少員工在辦公室聚會的次數,有利于營造更好的工作氛圍?!爱斎藗儝侀_許多細節和瑣事時,辦公室政治就會減少,員工會變得更加團結,有更強的目的感。疫情期間,很多員工和管理層明顯感覺比平時更累,就是這個原因?!?/p>
02
云辦公的局限性和不足也需要客觀看待。
雖然云辦公的出現是時代和科技發展的產物,有望給組織、企業和社會帶來積極的推動,但不可否認的是,其模式本身存在局限性和不足。論壇上,與會嘉賓從自身觀察出發,探討了企業在云辦公推廣和管理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
“在掌握好溝通效率的要素之前,很難在整個家庭辦公中達到理想的辦公效果?!?/p>
當我們想要享受云辦公帶來的好處,比如節省辦公空間,減輕通勤壓力,讓員工的時間更加靈活機動的時候,我們也要知道如何解決云辦公帶來的負面壓力和挑戰。生活方式研究員尹志賢指出,家庭辦公有幾個核心障礙:自律、溝通和信息收集。
縱觀中外,從中國古代早期的王朝制度到19世紀歐洲大規模生產的出現,人類的協作工作方式一直在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支持而不斷變化。但在尹志賢看來,“互聯網技術可以解決溝通效率的問題,但不能真正解決溝通效率的問題”。她說,“在所有人都掌握了溝通方式、使用語言、溝通頻率等與溝通效率相關的因素之前,在家辦公很難達到理想的辦公效果?!?/p>
此外,尹志賢指出,信息收集不完整是云辦公給企業和管理層帶來的另一大問題?!叭藗兒茈y控制自己對信息的追求和篩選。如何提高篩選信息的質量,保證信息采集的效率,成為云辦公管理探索的又一深度課題?!?/p>
“企業效率提高了,而個人效率可能會下降?!?/p>
天使投資人胥思清認為,在家工作可能會降低個人工作效率?!皩τ谄髽I來說,由于在線辦公條件有限,原本300人的會議往往會變成只邀請最核心、最相關的人員。這樣消息傳遞和任務發布更加順暢,企業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個人、社交媒體正在不斷地與企業搶奪員工的注意力和時間,因此在云端工作的方式很可能對員工的個人效率產生負面影響?!?/p>
“云辦公很難滿足人們的社交需求?!?/p>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彭四清首先將辦公室分為三種情況:獨立工作時,更注重個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驅動力;當組織內部需要協同工作時,有一個好的平臺、高質量的運營和技術支持是很重要的。當工作需要組織間協作時,會考驗企業是否有良好的融合平臺和數字化能力水平。
面對三種不同的工作狀態,云辦公模式也面臨著不同的困難。
彭四清認為,首先是自我管理的難度,其次是平臺的效率。第三是溝通?!胺钦Z言溝通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會影響溝通的即時調整”。第四是工作滿意度。云辦公很難滿足人們的社交需求?!叭嗽谝黄鸸ぷ?,可能會互相促進,也可能因為職責分散而同時懈怠。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管理者如何發揮積極作用,減少負面影響,值得思考?!?/p>
此外,由于云辦公更大程度區分人與物,突出工作任務的重要性,因此可能會存在因忽視人的因素而導致的問題。
03
當“云辦公”遇上“90后”,未來企業將如何管理和實踐?
“真正以客戶為導向,當客戶的需求出現時,我們就會在那個時候出現?!?/p>
紅星美凱龍集團總裁謝堅對新一代員工的成長環境和心理需求進行了深入研究。結合疫情下的云辦公模式,謝劍分享了紅星美凱龍的一系列創新調整。
“90后其實并不關心云上或云下的某種辦公形式。他們更追求多元化的辦公環境和生活方式。針對新生代的特點,企業未來的管理方式也必須是靈活的,包括用人方式的人機混合和工作時間的多樣化?!?/p>
紅星美凱龍已經開始做出調整。紅星的店本來10點開門,晚上6點關門,但是疫情一出現,店內不得不跳出原來的辦公時間,推廣線上項目。在這個過程中,紅星美凱龍發現,顧客交易最密集的時間出現在晚上八點半到十點半,而不是傳統門店的營業時間。這一現象啟發了紅星美凱龍做出改變。謝堅說,“云辦公讓我們真正做到以客戶為導向,未來客戶需求出現的時候我們就會出現”。
曲美家居副總裁吳娜妮從企業層面,結合曲美的實踐,給管理者三點切實可行的建議。
首先,根據報告中顯示的員工對云辦公模式的態度,企業可以選擇辦公和線下辦公相結合的模式?!安扇?+1、3+2,讓員工做出更靈活的選擇,增強工作樂趣。同時,合理安排辦公區域和工作站?!?/p>
此外,企業還需要為云辦公選擇合適的崗位,規劃考核機制、日常管控和激勵制度,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企業內部的團隊建設也需要管理者的重視。
吳娜妮表示,“作為一家家居企業,我們在專注管理的同時,也從產品研發的角度看到云辦公時代的需求變化,思考如何開發更精細化的產品,滿足我們新的辦公需求?!?/p>
"目的性、針對性和系統性是管理者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中外管理》雜志社長兼總編輯楊光從三個方面給企業管理者提了建議。
網上辦公讓傳統辦公室里很多形式化的東西消失了,迫使管理者想清楚自己的訴求,明確下達指令。楊光認為,只有突出管理的目的,分散在各地的員工才能圍繞共同的目標努力工作。
同時,企業的日常辦公和管理也需要更有針對性。以開會為例。在傳統的辦公模式下,會議往往會聚集越來越多的人,而在在線辦公模式下,管理者需要足夠的理由將員工拉入在線會議。
此外,對于員工分散工作的狀態,楊光表示“內部系統的管理水平將面臨更高的要求”。
“中高層管理者需要正視代際差異,彌補互聯網經驗,學習系統管理目標?!?/p>
現在企業只靠薪資吸引年輕員工是不夠的。生活方式研究者尹智賢認為,“年輕一代成長在一個個人標準被尊重的時代,未來辦公方式的改變應該伴隨著對員工個人需求的尊重。在曲美的報告中,人們對家庭辦公中椅子的關注是員工對辦公環境配置個性化需求的反映。"
因此,作為企業中高層管理者,我們應該正視代際差異,打破自身經歷的局限。
其中,60后和70后的管理者需要彌補互聯網經驗。尊重虛擬價值,鼓勵員工的創造力和評估方法,并轉移到在線評估系統。此外,管理者需要學會識別欺騙性的“網上勞?!?,挖掘提供創新想法和解決方案的真正優秀員工的潛力。
尹志賢還強調,“在云辦公模式下,創業者必須學會系統管理目標,細分目標,進行過程監管。管理者不應該簡單地分配任務,而需要對員工細分的信息收集方向給予指導?!?/p>
“高層管理者應該從自我改變開始,帶動整個企業的改變?!?/p>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彭四清總結了云辦公模式下企業管理的五點專業建議。
首先,需要高層管理者的自我改變。數字化時代,員工個人能力領先于企業是可能的。彭四清說,“我們的高層管理者應該盡可能從自我改革開始,以此帶動整個企業的改革”。
第二,企業需要明確如何幫助員工做好自我管理。彭四清認為,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加強中高層管理者與員工之間一對一的溝通和評估。
第三,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進行平臺化管理?!敖⒁粋€智能、可視化的平臺,可以跟蹤和評估每個人的工作,這將有利于我們所謂的云辦公時代”。
第四,工作方式的改變。其中,一些企業正在考慮設立所謂的智能職位。
第五,企業文化的改變。員工不僅是勞動人民,也是社會人。企業需要滿足同事之間的交流和社交需求。
從專家學者和企業人士的討論中,不難發現,雖然云辦公還存在一些不足,但it引領的多辦公室時代已經到來。無論辦公方式如何創新,技術工具如何迭代,企業的主體和企業管理的核心仍然是人。因此,如何利用云辦公激勵員工,幫助員工提高溝通和工作效率,是每個管理者需要結合行業特點和企業個性化思考的課題。
疫情總會過去,云辦公模式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新風口。企業摘下面具后能否迎來新一輪增長,就看管理者這一次如何接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