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縣級大城市”產業發展密碼②】
義烏小商品打造“大城市”(主題)
—《Zhonggong.com》記者——Zhonggong.com實習生徐遲。
閱讀技巧
從“雞毛換糖”開始,義烏就在這種“買貨賣貨”中迅速發展起來。隨著中歐班列的開通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義烏的出口貿易和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來,在疫情的影響下,義烏的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逆勢而上,打造出真正屬于義烏的“好菜”。
說到“小商品城”這四個字,很多人可能首先會想到浙江義烏。
義烏小商品市場自1982年建立只有幾百個攤位的“第一代”露天市場以來,歷經5代變遷,11次擴建,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日用品批發市場。小商品市場的發展也使義烏成為四個“縣級市”之一。
作為一個“縣級大城市”,今天的義烏已經從“雞毛換糖”升級為“商匯天下,貨達天下”。尤其是近年來,在疫情的影響下,義烏的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正在逆勢而為,打造真正屬于義烏的“好菜”。
義烏制造,市場外向度超過60%。
電腦前的工作人員正忙著和買家溝通,軟件上下單的聲音此起彼伏...近日,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五區的網商服務區,國內外消費者的訂單被依次裝箱待運。
隨著氣溫的持續下降,各類保暖服裝正處于旺季,來自日本、韓國、歐洲、東南亞等地的客戶訂單蜂擁而至。企業主王先生告訴記者,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工廠現在正在趕工生產針織帽、毛衣等產品。
據義烏市統計局初步核算,2022年一季度,義烏地區生產總值420.2億元,位居金華各縣市之首。其中,義烏第三產業增加值高達283.4億元,占義烏經濟總量的67.47%。
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義烏小商品市場已經成為國際小商品集散地和重要的國外采購基地。世界上有212個國家和地區與義烏有經貿往來,義烏每年直接或間接訂單交易額約300億美元,市場外向度達到60%以上。
義烏制造不僅以批發聞名,更以質量取勝。比如四年一屆的世界杯,為中國制造走向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平臺。義烏用一面旗幟打響了中國制造的品牌。
今年,歐洲天然氣供應有限,價格大幅上漲。為了安全過冬,他們向中國制造尋求“解決方案”。對商機敏感的義烏商人,立即將不同款式的取暖設備銷往歐洲。這不僅考驗著中國制造商的韌性,也證明了中國制造在全球衣食住行中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
電子商務貿易使交易更加容易和方便。
今年以來,“車商直播”新業態引入城西,匯聚西京未來汽車直播產業基地,為義烏電商新一輪發展貢獻力量。
義烏從“雞毛換糖”起家。70年代,很多農民沿街擺攤,義烏23里鎮小商品市場悄然興起。專做外貿的王定田說:“早期我們跑遍全國,集貨然后轉賣。這樣,想賣東西的人就有了市場,買家想進貨,只要來義烏就可以選貨?!?/p>
義烏就是在這種“買貨賣貨”中迅速發展起來的。中歐班列開通以來,義烏出口貿易快速增長。隨著阿里巴巴、亞馬遜、全球速賣通等平臺的快速發展,義烏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在加快。今天的義烏,做到了“商遇天下,貨達天下”,打造了真正屬于義烏的“好菜”。
據浙江省商務廳統計,今年上半年,義烏共實現網絡零售額1062.25億元,同比增長2%,位居全省各縣(市、區)之首。
行業數據顯示,服裝鞋帽、家裝、3C數碼三大行業位列全行業網上零售額前三,占比分別為26%、18.9%、17.1%,相當于全行業網上零售額的62%。其中,這三個行業與義烏市場的優勢行業高度融合。篁園服裝市場是浙中最大的專業服裝市場,義烏國際商貿城是家裝產品和3C數碼產品的采購基地。
疫情倒逼推動貿易數字化。
義烏啟新服飾有限公司老板楊在義烏做生意已經7年了,主營外套、圍巾、文化衫、防護帽等服裝單品。她回憶道:“疫情爆發后,線下客流銳減,當地一些廠家無法發貨,影響了我們的出口包裝,生意越來越難做。好在線上渠道的發展幫助我們度過了難關?!?/p>
據義烏商城集團副總經理張啟珍介紹,“義烏小商品城Chinagoods”自2020年10月上線以來,已入駐實體店鋪6萬多家,整合上下游中小企業200萬家,商品種類500多萬種。
據悉,Chinagoods作為B2B的綜合性國際貿易服務平臺,提供國際倉儲、物流、支付、訂艙等貿易服務,可以為中小微主體便捷高效地參與國際貿易賦能增效。
今年上半年,義烏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928957.4萬件,同比增長29.5%。僅次于廣州,居全國第二。對于義烏來說,物流專線就是“生命線”。
疫情爆發以來,要堅定落實防疫要求,穩步應對商品流通需求。我們做什么呢義烏通過數字化防疫和閉環管理穩定供應鏈。
疫情爆發以來,義烏鐵路口岸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防疫機制,積極協調鐵路加大運力調配,確??障滟Y源充足和重箱及時送達,提高了義烏鐵路口岸集疏運能力。如今,義烏國際物流干線運輸基本暢通。隨著疫情好轉,國際商貿城恢復正常運營,快遞物流正常收發,義烏迅速恢復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