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作者的公司也在做平臺,直接從輕資產戰略走開放平臺。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本文討論的話題有太多的相似之處。說白了,我們都遇到過本文提到的痛點和難點。只有不斷總結,在試錯的基礎上調整方向,找到最適合我公司的發展特點,才能劃出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深受感動!簡單拉一下作者的創業脈絡。
一,以ERP為載體的階段
筆者生活的城市是河南洛陽,三線城市,也可以說是準二線城市。當初因為庫存太多,產生了建網站的想法,想通過這個平臺搭建一個平臺讓大家采購,達到處理我庫存的目的。這是一個簡單的自主創業的想法。
于是,我們花了30多萬,找洛陽當地高校的教授,開發了一套基于ERP的進銷存系統。當時考慮的是自主經營,校內教授對市場也不是很熟悉。系統出來后,我們調整了策略,想把系統開放給各個行業的用戶。
于是,各種障礙接踵而至。真正往前推的時候,發現用戶的參與感并不強,在用戶的使用上我們也承擔了所有的基礎工作。很累,但是效果很差。
ERP系統需要后臺數據,煤機配件種類繁多,后臺無法對用戶開放,但是后臺數據錄入是一個很大的工作量。
記得當時的主要賣點是:手機可以隨時隨地查庫存。有人感興趣,但沒多少人。
這是第一階段,最終會不了了之。
二、微信微信官方賬號第三方開發階段
2015年春節,QQ紅包一夜爆紅。我們看到了這個相聚的機會。
我們顛覆行業規則,直接在平臺上分享訂單,確實是吸引用戶,增加用戶使用頻率的有效武器。但部分中間商的奶酪被動了,訂單搜索渠道的拓展也迫在眉睫。
我們是行業的傳統運營商,但是由于行業的去產能,線下業務極度萎縮,自營資源和能力不足??孔约菏菬o法形成規模的。
直接建立平臺,開放給上下游用戶。由于其平臺在業內知名度不高,首先吸引注冊用戶和入駐商家是重中之重,而前期入駐的商家都是中小型商家,互聯網基因較差,管理難度較大。這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又不得不啃。
現在,我們還在最初級的階段掙扎。
我的感覺是,互聯網創業觀念不是問題,競爭才是關鍵。你可以看到前方100步的距離,但你必須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言歸正傳,結合我們的實際,梳理出B2B平臺開發的四個步驟。
第一,高頻切入
頻率這個指標很重要。不考慮頻率,解決痛點才是平臺的價值。我們需要創造服務,用手段增加使用頻率。
1信息
這是一個很好的高頻切入點,行業信息平臺需要提前布局,你需要提前有五年的眼光。如今,各行各業的信息網站都已經存在并發展壯大。如果指望通過搭建信息平臺來獲得高頻使用,那只是理論上的可能。
當然,不一定要自己建。你可以和現有的行業信息門戶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步前進。
2社區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社區也是一種高頻服務模式。在創新的過程中,社區可以提供用戶參與的良好渠道,通過有效的正向互動實現高頻切入。
3個工具
可以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工具,方便用戶使用,提高客戶粘性。
為什么是工具而不是服務?因為工具是以app的形式提供服務的,而app就是工具形式。
4商品(爆款產品:周轉率高、價格低的商品)
首先是制造炸藥。
二是匹配高頻交易商品,如商務禮品銷售,增加產品銷售頻率。為了避免被批評無所事事,商務禮品的選擇與主要平臺的主要產品有很好的契合度。
第二,個體戶運動
1自營目的
自我管理的三個階段:先垂直,后全面,最后開放。
前期資源有限,所以必須垂直;行業站穩腳跟后,可以擴大品類,自我整合;最后會對上下游用戶開放。
平臺從一開始就是開放的。雖然是輕資產運營,但是有賭博的味道,因為你無法完全掌控。
沒有自我管理能力和資源怎么辦?
互聯網的使用有兩個層次:第一,你自己使用互聯網工具,你享受便利和好處。當有一天你發現你用工具用得很好的時候,你可以推薦你的同行去用,這就是創造工具。
可控供應鏈
代表他人運營、支持和建立基準供應商。建立品牌對雙方用戶都會有很大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第三,開盤數量
當你的平臺有了一定的價值,準確的說是量化的價值。當銷售和購買達到一定規模,就會吸引其他用戶。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開放模式的盈利點:傭金、會員、免費(羊毛出在豬身上)。
第四,生態圈
該公司可分為:
產品導向型公司是一個點,靠產品爭奪市場;
平臺型公司是幫產品型公司賺錢的一面;
生態公司是一個聚合了線上線下各種資源的網絡。
生態公司是最理想的狀態,B2B共同的生態資源:金融、物流倉儲、人才,這個時候,你的盈利就不會是大問題。
總結:
說了這么多,其實是我公司一路走來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愿與所有從事B2B行業的同仁共勉,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