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行業停產,是會展行業最本能的行動。自1月31日起,湖北展商自發發起線上倡議和募捐活動,近兩個月來,每周都有數場全國乃至全球展商組織和參與的線上活動。在此期間,中央政府、主管部委和地方人大也對創新會展服務模式提出了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3月18日召開會議。會議強調,要兼顧疫情防控和對外經貿合作,在落實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便利商務人員往來,保持國際供應鏈暢通,創新招商引資和會展服務模式,保障各項經貿活動正常開展。
商務部服務貿易司司長Xi·郭毅在3月26日的在線新聞發布會上也強調,要積極推進展會模式創新。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VR虛擬現實等現代信息技術舉辦網上展會,從“面對面”到“屏對屏”、“線對線”,創新展會營銷和商家對接渠道。
作為我國第一部會展業地方性法規,《上海市會展業條例》于3月19日由全國人大審議頒布。將“網上會展”這一新興業態納入規范,明確“鼓勵主辦單位、場館單位、會展服務單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服務和管理創新,推動網上會展等新興業態發展,形成線上線下會展活動的有機融合?!?/p>
可以說,自20年來互聯網迅速滲透到服務、生活、經貿等領域以來,“網上會展”既是參展商一直試圖突破的創新瓶頸,也是社會、參展商、專業觀眾對會展服務模式的必然需求。展覽將在網上開展,這是一個共識。中國進口博覽會、廣交會、京交會、東北亞博覽會等政府主導的品牌展會都有“永不落幕”的線上內容,博華、、苗展、光亞法蘭克福等品牌會展企業近年來也有突破性的線上“增值做法”。絕大多數展會主辦方作為傳統的線下展會,在數據收集、報名、本地展示方式和“自媒體”等方面都比其他營銷平臺慢 交流等。
互聯網上,展外營銷突飛猛進。不要說2018年“雙十一”李佳琪和馬云pk贏了線上口紅特賣。三年前,一些農民正在更快地在Aauto中買賣訂單。就在昨天,Tik Tok官方宣布,在網絡上輾轉多年的羅永浩受邀入駐Tik Tok,擔任“交友科技首席推薦人”,開始他的直播生涯。
當然,相對于以上大多屬于B2C的營銷,B2B的傳統展會有其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但作為B2B會展產業鏈中的“頂級大神”品牌展商,推廣營銷模式也是箭在弦上。
展會目前上線,從政策到機遇,從生存到發展,不僅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必然。如果說內容(主題、嘉賓)和技術(場景、體驗)是網絡展會的“頭和軀干”,那么傳播方式和盈利模式就是兩翼,決定著網絡展會能否騰飛、飛得高、飛得遠。
作為記者,我為B2B在線展會的傳播模式和盈利模式擬定了10個問題,供業界討論和解答。
在線展覽的傳播模式研究:
1.策劃線上展覽活動時的傳播理念是什么?
2.如何理解和實踐線上線下的展覽傳播?
3.是否邀請專業的傳播者參與網上展覽活動的策劃?
4.以往線下展會使用的溝通方式有哪些?
5.交流平臺的選擇是出于什么考慮?
6.溝通是每個展會平臺的核心技能之一?
7.只有懂得溝通的展商,才能讓自己和企業成為“線上產品”。
8.線上展示活動的場景和體驗,以及“大眾點評”的傳播價值
9.一個成功的網絡展會應該達到怎樣的傳播效果?
10.如何應對網上傳播無計劃、在線的“雙刃劍”效應?
論網上會展的盈利模式:
1、線下展線上,只做“搬運工”思維不好。
2.線上只是線下品牌展會的免費增值服務?
3.舉辦線上活動沒有效益,只有品牌推廣和資源整合的性價比?
4.收費贊助一個新的不依附于線下的線上展會,勝算有多大?
5.流量是線上B2B展會活動的“命門”嗎?
6.線上展會可能會“分流”線下展會的利潤,“拆東墻補西墻”?
7.線上線下聯動,相互引流,會產生新的利潤增長點。
8.與專業媒體和品牌互聯網平臺合作共享的可能性。
9.有沒有想過線上開會,線下展覽,互動互通的模式?
10.整合網上會展資源,打造全新的網上B2B盈利平臺(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