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通苑有一群猖狂的“二房東”,他們故意向租客收取不合理的費用,強行把對方趕走,然后再把房子租出去。日前,昌平警方稱,5名“二房東”已被刑事拘留。
受害人小李是應屆畢業生。今年5月,他在網上看到天通苑某小區一棟樓的轉租信息。聯系出租人實地看房后,小李對房子非常滿意,以每月1500元的價格付了半年的房租。
然而,自從搬進新家,小李的“噩夢”就來了?!懊扛粢欢螘r間,就會有一個東北口音的男人自稱‘二房東’,要么要房屋維修費,要么要上網費,要么要環衛費,垃圾處理費??傊懈鞣N各樣的名字……”他覺得不對勁,報了警。
昌平警方調查后發現,小李的遭遇并非個例。今年以來,很多在天通苑地區租房的租客都遇到了類似的情況。經查,一個以從遼寧來京的許某明、許某良為首的涉房犯罪團伙很快浮出水面。
據悉,徐某明等人通過簽訂長期合同的方式囤積出租屋,然后在網上發布低價出租信息,吸引剛步入社會、渴望現場租房的年輕人,以相對便宜的季度或半年租金吸引他們簽訂合同。他們入住后,分批收取各種費用或提出加租等不合理要求,少則幾百,多則幾千。
如果對方不交錢,就會用各種手段騷擾、恐嚇甚至打罵,直到迫使對方主動解除租房合同或提前搬出,然后將房子轉租,繼續侵吞房租。
7月23日,辦案民警在前期大量調查取證的基礎上,采取收網行動。天通苑西三區下,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徐某明、徐某良等5人,并在5人暫住地查獲租房合同近百份。
經審查,徐某明、徐某良等人對其在出租房屋過程中,為謀取利益,采用非法手段迫使承租人解除合同的事實供認不諱,并先后作案數十起。目前,徐某明、徐某良等5人因涉嫌尋釁滋事罪已被刑事拘留。
警方建議,最好通過有信譽的正規房屋中介租房。不要相信陌生人的推薦或者街頭的廣告或者網絡上的信息。租房時,認真核實房屋和房主的信息,妥善簽訂租房合同并保留合同文本、收據等證明材料。一旦出警,會配合警方調查取證。
如何識別“二房東”
一個
室內格局變了嗎?
識別“二房東”的方法有很多,最直觀的方法之一就是查看室內格局是否被改變。
而“二房東”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會盡可能地把房子里的所有空間都改成生活空間,比如客廳、書房甚至廚房,都會被改造成小單間,大房間被分割成多個小單間。為了節約成本,它的裝修相當簡單,大部分空間只是用三塊夾板隔開,根本起不到隔音作用,隔壁房間發出的聲音都能聽到。
而合租的房子就不存在這種情況。第一個租客會選擇單獨租下整個房間,不會刻意改變房間原有的格局。
二
出租屋能拿出房產證嗎?
另外,在出租人和房產證上記錄的信息也能發現一些問題。如果租客要求看房產證,出租人拿不出來或者推三阻四,那么很有可能是遇到了“二房東”。還有,“二房東”在與租客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時,不會主動出示房產證等材料,只簽訂包括租金水平、支付方式等內容的簡單合同。
一般情況下,“二房東”無法獲得原房東的轉租同意,所以大多會在騙完房租后轉租。所以這種情況下,如果租客要求“二房東”提供房東的轉租授權,對方一般會找各種理由搪塞。但是合租就不一樣了。第一個租客一般會和房東商量得到對方的同意,即使沒有書面授權,也會得到對方的口頭同意。
減少開支是有訣竅的。
一個
與熟人合住一個房間
熟人合租是節約成本的最好方式。因為我們認識的時間長了,熟人更了解對方,都知道自己的天性和生活習慣,所以和熟人合住一套房子,容易相處,營造和諧的生活環境,而不是像陌生人一樣認識一段時間。
熟人合租有很多種模式,比如同事同學合伙租房。此外,還可以選擇球友,甚至老鄉、校友等。,可以作為合伙人租房。前者知根知底,能快速建立合作關系;后者雖然需要磨合,但是因為大家有共同語言,可以縮短磨合時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二
用時間換成本。
對于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收入不高,負擔不起較高的房租,可以選擇在交通便利的偏遠地區租房。目前,上海軌道交通已經覆蓋了許多外環線地區,如寶山、松江、原浦東南匯部分、青浦等。,甚至江蘇昆山等??梢酝ㄟ^軌道交通或者公交或者軌道交通換乘在一定時間內到達工作地點。如果在外圍租住,需要將通行時間控制在一個半小時以內(單次出行時間)。如果太長,會影響你的日常工作和學習安排。
三
尋找合租的房子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主動找合租的房子。節省租房費用成了大多數租房群體的共同選擇,所以人們通常會租房子,將多余的房間轉租出去。但是在租這種房子的時候,需要注意和了解對方的生活習慣,看看匹配度有多高,避免租進去之后因為生活習慣不同而產生矛盾。
找到合租的房子有很多方法,最常見的是通過網絡搜索。據了解,目前專業的房產網站,以及一些綜合性的網絡信息平臺,甚至包括微信微信官方賬號等。,可以免費發布分享信息,租客可以獲得信息發布者的溝通方式,對房屋有簡單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租客要注意群租。如果發現房子格局變了,實際入住人數遠遠超過規定標準,那肯定是群租。
文/記者王超通訊員王佳青
昌平日報原創
—結束—
昌平圈,北京北部最大的生活圈
北京昌平新聞中心制作
投稿郵箱:bjcp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