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技術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如攝像、圖片比對等。尤其是近兩年,相親節目如火如荼,其中浙江電視臺《愛情連看》中的好夫妻人像,就是利用人臉比對技術來測試男女主角的人臉相似度。
傳統的人臉識別技術主要是基于可見光圖像,這也是我們熟悉的識別方法,已經發展了30多年。但是這種方法有不可克服的缺陷,特別是當環境光照變化時,識別效果會急劇下降,不能滿足實際系統的需要。解決光照問題的有三維圖像人臉識別和熱成像人臉識別。但這兩種技術都遠未成熟,識別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一種快速發展的解決方案是基于主動近紅外圖像的多光源人臉識別技術。它能克服光線變化的影響,取得了良好的識別性能。整體系統性能在準確率、穩定性和速度方面都超過了三維圖像人臉識別。這項技術在近兩三年發展迅速,使得人臉識別技術逐漸實用化。
人臉天生具有人體的其他生物特征(指紋、虹膜等。),其良好的性和不易被復制的特性為身份認證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與其他類型的生物特征識別相比,人臉識別具有以下特征:
非強制性:用戶幾乎不需要特別配合人臉采集設備就可以無意識地采集人臉圖像,所以這種采樣方式不是“強制性”的;
非接觸式:用戶無需直接接觸設備即可獲得人臉圖像;
并發性: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可以對多張人臉進行排序、判斷和識別;
此外,還符合視覺特點:“以貌取人”的特點,以及操作簡單、結果直觀、隱蔽性好的特點。
區域特征分析算法結合了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和生物統計學原理,廣泛應用于人臉識別系統中。它利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從視頻中提取人像特征點,利用生物統計學原理分析并建立數學模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