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粒機用于將濕粉末發展成所需的顆粒,也用于將塊狀干物料粉碎成所需的顆粒。主要特點是屏幕拆裝方便,松緊可以適當調節,拆卸方便,易于清洗。
平模系列造粒機在國內一般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平行滾筒,主要適用于有機肥造粒。比如燃油顆粒也可以做,但是在機器上會磨損很多,會增加成本,所以不適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在借鑒國外技術的基礎上,研制了錐形輥造粒機,它與二輥系列有以下幾點不同:該機的輥采用斜輪。且兩端線速度與模板內外圈的輪子與模具之間沒有錯位摩擦,減少了阻力,減少了動能損失,延長了模具的使用壽命,這是與同類模壓成型設備的一大區別。這項技術在今天是一項非凡的技術。
只有正規的造粒機生產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造粒機生產也是如此。每一個環節都要謹慎和掩飾。那么造粒機的生產過程中應該加強哪些管理呢?
1.造粒機進料口的管理,不同的生物質材料應分倉堆放,遠離(易燃易爆、火源)并標明原料名稱、濕度、購買日期。造粒機生產線的庫管員對每臺造粒機的進料口統一編號,并繪制出整個料場的區域分布圖后,分別通知化驗室、控制操作員、設備管理員和進料人員,并與以上人員配合,共同確定物料輸入的進料口號和每種物料的存放情況。
2.加強材料和粉塵的管理。每個投料口都要有標記,造粒機要標明其儲存的原料名稱和濕度;每臺造粒機的進料口應有與冷卻器和振動篩一致的標志,標明規格和編號等。每條顆粒料生產線都要有專人負責投料管理,生物質物料入庫時要有接收人員和供應人員的核對簽字,防止投料過程中出現差錯造成生產損失;造粒機生產線庫管員對原料入口統一編號,并制作入口分布圖,分別通知實驗室、控制、設備管理員。
眾所周知,造粒機分為兩大系列——平模系列和環模系列。環模系列你應該不陌生,因為國內外很多飼料企業都是用環模機造粒的。飼料原料均為濃縮料,如玉米、豆粕、棉粕等,附著率高。此外,造粒前配有蒸汽調質器,可以提前軟化和熟化物料,從而更好地造粒,增加顆粒的光澤度。而秸稈、鋸末等粗纖維的附著率較低。
很難成型,如果用作燃料顆粒,需要很大的密度,所以需要很大的壓力才能達到顆粒的密度,無形中增加了程度。由于近年來可再生能源逐漸興起,市場上推廣的燃料顆粒環形造粒機都是由飼料用環形造粒機演變而來,所以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