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04國道科山往白鶴方向5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處并不起眼的新廠房,但廠名倒是挺抓眼球的,叫“宏海熱處理廠”。什么是“熱處理”,可謂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外行人總會找不著北,這個廠到底是做什么的?而內行人看到這個廠的時候,不免為之興奮,天臺終于有了自己的“熱處理廠”,再也不用為“熱處理”東奔西跑犯愁了。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深秋之晨,宏海熱處理廠的廠長潘行序給我這個“外行人”上了一堂通俗易懂的課創辦熱處理廠的來由以及為什么叫作熱處理。他是這樣說的,該廠主要從事金屬熱處理,就是將金屬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質中加熱、保溫、冷卻,通過改變金屬材料表面或內部的組織結構來控制其性能的工藝辦法,這也是機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藝之一?!熬拖裎覀兇虻兑粯?,所用的鋼鐵再好,不經過淬火、冷卻等流程,永遠也成不了一把好刀,其刀刃也永遠鋒利不了,終也只是廢鐵?!?這個打刀的例子,也道出了潘行序創辦這個熱處理廠的初衷:天臺的機電行業正在迅速成長,而且行業市場也正在細分,但幾乎所有的企業都碰到了“熱處理”的難題,因為天臺目前沒有*的熱處理加工企業,甚至連周邊有幾個縣市也沒有。機電產品需要熱處理的時候都只能運輸到溫嶺、路橋等地,單單運輸這一塊就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像20噸的產品,送到外地熱處理,光來回運費就要1000多元,還不計加工費、搬運費。因為本地無法熱處理,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業庫存材料的增加,本來只要三批的材料,就因為熱處理這個環節,變成了四批,庫存增加對企業資金流轉及利潤都會產生不利。如果天臺有熱處理廠,只要邊生產、邊加工,然后邊發貨就行了。 “說實話,辦企業首要的是能產生效益,在這里,潘圣海廠長看到了這個商機,所以,在企業設備投入方面,我們堅持高起步的原則,無論在硬件設備還是在技術服務上,我們都希望做到好。其次,對于天臺的工業發展,特別是機電行業的發展,我們想盡點綿薄之力。在回鄉創業的過程中,得到了社會各界方方面面的支持,深受感動與觸動,也希望更多的在外天臺人能回到家鄉,把家鄉建設得更好?!边@位在寧波港務局退休的老干部潘行序對于回鄉創業是滿腔的熱情。 縣機電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曾來,談起這家總投資500多萬元,歷經6個月籌建的熱處理廠,是十分開心,因為他深知這個小廠的大作用:“19月份,機電行業工業總產值達31.06億元,同比增長30.2%,全年總產值將突破40億元大關,上交稅收也將達到全縣行業*,但從產業鏈這個角度看,也并不是十分完善。像宏海熱處理廠的創辦,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填補了一個空缺,對推動機電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這也代表了機電行業向*化生產的一個方向?!?目前,宏海熱處理廠應廣大機電企業的“要求”已開始對外承接業務了,反映相當不錯。 在潘行序小小的辦公桌上,放著不下四五十件機電產品,都是來熱處理的樣品,分別來自銀輪機械、天成座椅、金字機械、超前通訊、萬和汽配、合力機械、恒興機械、環臺緊固件等各家不同的機電企業。潘行序說:“這些企業老總都跟我開玩笑,讓我們再過一二個月的舒服日子,等過了年,可別埋怨太忙了,太累了?!睂τ趤砟甑恼酵懂a,他是一臉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