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半導體供需對接座談會暨《汽車半導體供需對接手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多位與會專家和企業家就當前智能汽車行業的發展發表了自己的見解?,F階段,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潮流。半導體對于智能駕駛艙、自動駕駛、信息等應用的需求和要求在不斷升級。半導體是支撐汽車“三化”升級的關鍵,這已成為業內共識。
智能汽車發展仍需“軟硬結合”
從世界一流的汽車到純電動汽車、智能控制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甚至飛行汽車,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信息技術為新一代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賦予智能汽車新的活力。
汽車正在經歷新的技術變革。北航教授楊世春在研討會上指出,當前,汽車技術開始以電子取代機械,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基于5G通信技術的車云融合架構,產生了新一代汽車電子技術,實現了端到端的云架構、數字孿生和賽博物理系統,為智能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智慧空間+立體交通”可能成為未來汽車交通的重要發展方向,“智能+新能源+飛行”的交通方式有望提高交通的安全性、環保性、綜合性和智慧性。
楊世春認為,智能汽車在數據采集和終端節點上起著關鍵作用,所以要想在未來的“智能戰爭”中占得先機,就必須發展新一代的汽車電子技術。芯片是推動新一代汽車電子技術進步的關鍵。
軟硬件協同發展是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地平線副總裁李興禹在會上表示,“軟件”在智能駕駛、智能駕駛艙、多元化信息系統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軟件定義汽車功能應用的時代已經到來。
同時,李興禹也指出,目前隨著高級自動駕駛功能的不斷發展,對感知的需求越來越大,數據量高速增長,對計算能力有著巨大的需求?;诖?,汽車的智能芯片成為了智能汽車的“發動機”。在此背景下,采用“軟硬結合”的方式,聚集真實AI計算的效率,定義人工智能計算的“新”摩爾定律,無疑是新時代的前沿技術理念。
跨界融合,相互賦能,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新特征。
現階段,國內汽車行業已進入平臺調整期,改革創新、融合開放將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主題。
新一輪科技革命為汽車工業的變革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無限的機遇。在汽車半導體供需對接座談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少華表示,產業轉型難度的突然加大也倒逼行業加快轉型。
李少華指出,當前,中國汽車工業有以下重要發展趨勢。
消費者革命和技術革命重新定義了汽車。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的融合正在加速,消費升級重新定義了汽車產品。隨著眾多領域和主體參與的汽車“網狀生態”加速演進,汽車產業生態被重構。長期來看,由于數字化、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技術突破,汽車制造將被重新定義。
第二,國產品牌會繼續發展,面臨的機遇大于挑戰。具體來說,差異化發展將是國產品牌實現突破的重要途徑。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擴張為國產品牌提供了機遇,全球化發展是國內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
三是新能源汽車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無論是銷量還是保有量都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產業發展環境日臻完善,政策法規體系逐步健全,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商業模式創新不斷加大,充換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也日臻完善。此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也將逐漸成為構建新生態的重要力量。
第四,智能網聯汽車的市場牽引力越來越突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將重塑汽車產業鏈,信息技術的融合也將帶來新的機遇。汽車已經從出行工具演變為移動智能伙伴,逐漸成為各種服務和應用的入口。
同時,國內汽車行業將與環保、能源、交通等領域融合。汽車企業在資金、技術、產能、品牌等方面的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以及新興領域的跨界融合和相互賦能,成為產業發展的新特征。
掌握七大半導體關鍵技術提升產業鏈安全性和可控性
研討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汽車芯片產業市場規模約為500億美元,占全球半導體市場的11.6%。其中大型汽車半導體廠商約占總數的70%。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半導體應用正在快速增長,包括動力/車身/底盤控制、車聯網、信息與安全、ADAS/自動駕駛等領域。以上核心功能主要應用七種關鍵半導體,包括傳感、控制、計算、通信、存儲、安全、電源。
在汽車半導體市場需求日益增長的當下,全球汽車芯片短缺正成為阻礙國內汽車產業發展的隱患。
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聯席主席董陽在研討會上表示,受影響,從2020年初開始,很多汽車企業已經減產,芯片企業的產品調度偏保守。之后汽車市場迅速復蘇,帶動汽車芯片需求在短時間內迅速上升。汽車芯片的巨大需求和消費電子產品的市場需求疊加,使得半導體廠商產能不足,造成汽車芯片的短缺。
專家認為,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汽車半導體供應緊張的局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雖然缺“芯”潮是市場原因造成的短期現象,但業界仍應高度重視產業發展的長期問題?,F階段汽車產業鏈中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行業要深刻認識復雜的國際形勢對產業鏈安全的影響。
李少華指出,在復雜的形勢下,掌握核心技術仍然是國內汽車產業鏈安全可控的關鍵。李少華還就如何實現汽車產業鏈的安全可控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和控制;二是培育國內創新成果,實現成果轉化;三是吸引優秀外資企業來華投資;第四,充分利用先發優勢,借助市場不斷完善和提升優勢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