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鞋分享勞保行業新聞。
有目共睹的是,由于缺乏核心競爭力,中國鞋業很難實現規模和品牌實力的并行發展。為此,在這場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中,制鞋業開始以產品、渠道、市場三股力量的形式進行探索,希望突破品牌發展瓶頸,實現品牌升級,贏得持續競爭力。
無論是中國鞋企與歐盟等國的貿易摩擦,還是世界金融危機中國內經濟的堅挺表現,無論是“海外收購”越來越流行,還是中國已經成為奢侈品消費快速增長的國家,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國內零售市場潛力巨大。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廣東、浙江、福建、成都等幾大制鞋基地的中國代表性鞋企迅速反應,主動進行戰略調整。一系列積極主動的探索措施相繼出臺并實施。雖然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近兩年中國鞋業的轉型升級還是喜人的。
行業變動頻繁,高附加值行業得到加強。
“給我一個足夠長的支點和杠桿,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隨著中國鞋企品牌意識的覺醒和強化,“產品研發和渠道升級”的支點越來越受到重視。一開始,一些鞋企開始減少生產線,增加外包產品的比例,逐漸弱化生產職能,或者開始進行生產改革,試圖在制造過程中節約生產成本以增加利潤。比如2008年,奧康集團出臺了一些措施,加大對生產過程細節的控制,即使在原材料上漲的情況下,其生產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改革的直接和普遍落地點主要集中在“微笑曲線”的兩個高附加值板塊——產品研發投入和渠道建設。一方面,一些鞋企在東莞、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韓國等世界鞋類研發中心設立辦事處,廣泛收集新的時尚信息。另一方面,與R&D地區相比,渠道轉型、升級和擴張的步伐似乎更為緊迫。擅長專賣連鎖模式的泉州、溫州鞋企,意在利用百貨優勢贏得品牌形象的提升,從長期占據的三四級市場躍升至一二線市場,打破銷售的地域限制,進而為國內市場的品牌國際化鋪路。雖然東莞、深圳、廣州的代表品牌, 如百麗、星期六,擁有了與大部分百貨商場平等對話的籌碼,他們仍在積極尋找多元化的終端業態,試圖開街店、綜合店甚至進軍鞋城,以獲得更多的渠道話語權。以代工和出口業務為主的桐鄉女鞋和成都女鞋,近兩年針對國內市場展開了品牌攻勢。
雙向匹配問題說明品牌渠道資源急需對接
一端是國內鞋企對渠道轉型升級的渴望,另一端是國內渠道的瓶頸和對本土鞋企品牌的一知半解。當擴大內需成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時,百貨、鞋城等零售業態的擴張和可持續發展也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首先,作為國內零售業的重要據點,我國百貨業面臨著同質化競爭和差異化經營的發展瓶頸。如何在規模擴張和健康可持續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是困擾百貨業人士的主要問題。同時,作為品牌形象展示的良好平臺, 百貨企業應該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推動本土民族品牌的升級發展,是社會給予百貨業的歷史反思。
零售鞋鏈作為中國鞋業渠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中國鞋業市場繁榮和優化鞋業渠道結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4月30日,“國美瑞東”店落戶北京,也預示著零售鞋城這一鞋業終端業態的巨大發展前景。然而,目前我國零售鞋城仍無法擺脫“小、多、散、亂”的經營格局。在中國鞋業積極改革、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零售鞋連鎖應該如何做大做強,真正成為“百貨-專賣-鞋城”三足鼎立商業格局的支柱之一?
品牌與渠道對接不均衡的問題,在2009年8月溫州舉辦的“名品進名店對接展”上被無情放大。逛完溫州、泉州等鞋企的品牌展廳,不少百貨人士感嘆“原來變化已經這么大了”,“民族品牌可以成為百貨實現差異化個體經營、優勢互補的重要元素”——這樣的聲音在展會現場并不“單調”;一些連鎖鞋城也找到了商業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比如削減中間環節,實現廠家合資。更重要的是,品牌真正意識到了“商場為什么難進”的深層原因,不僅僅是公關費和扣點,還有產品研發的差距, 形象包裝、宣傳推廣。
各方努力推動中國鞋業的發展。
早日實現品牌升級和產業轉型,是中國整個制鞋業的集體心愿。從“第98屆中國鞋服皮具博覽會暨名品店對接展”上,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鞋業人士正在通過各種形式和努力,打破中國鞋業“R&D信息不對等、渠道不平衡、市場無序競爭”的產業格局,促進“真正互通有無、品牌與渠道合作共贏”。衷心希望中國鞋業早日實現轉型升級,向品牌化、國際化大步邁進。
解決的辦法總會比問題多,中國鞋業就是在不斷克服問題和探索的過程中快速發展的。作為目前國內大型的成品鞋精品展會,第98屆中國鞋皮具博覽會暨名品鞋店對接展積極響應中央調結構的號召,聚焦“微笑曲線”中高附加值的“R&D”和“銷售”環節,順應品牌與渠道的對接需求,為中外鞋皮具等知名品牌搭建橋梁 以及全國重點大型百貨商場、鞋類連鎖鞋店等名店,以此促進行業交流。
如果說“品牌與渠道對接不均衡”的問題可以通過國內鞋品牌與渠道商平等溝通、互通所需商品來解決,那么“產品R&D與設計”這個被詬病已久的薄弱環節,就必須得到“外腦”的配合。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制鞋業憑借強大的制造優勢,在世界制鞋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但一直被詬病大眾化,缺乏創新,因此無法擁有國際話語權。事實上,在本次展會中,主辦方發起的“鞋子與設計”主題沙龍活動和新一季鞋子時裝秀,都是在為國內外設計師提供平臺,為企業提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通過這一系列活動, 對有效促進我國鞋類設計師水平和品牌設計能力的提升,解決我國鞋類產品創新能力弱的基本問題,有效推動我國鞋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