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道的隱患一直以來不僅存在于水質方面,還存在于管道設施本身。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認識和管理的問題。自來水廠供水的隱患是完全可以預防和減少的。
傳統檢測的缺點
巡檢人員需要定期對水質污染、泵站資源浪費、老舊設備損壞等情況進行巡檢,掌握泵站運行情況。
但由于覆蓋面廣,設備數量多,巡檢人員的工作量很大。在過去,檢驗數據是通過人工復制收集的,這經常導致遺漏復制和檢驗。同時,檢驗數據的缺乏導致整個數據收集過程中未能形成真實可靠的數據庫。
大大降低了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檢查的質量,從而嚴重影響供水質量。
合理運用高科技手段和技術指導和輔助生產、安全監控,實現信息化管理是供水企業建設和管理的首要選擇。
臨江清泉水源
作為農夫山泉的水源地之一,為確保供水質量,公司不斷加強和完善相關檢測制度,通過科學有效的技術手段,實現對維修檢測人員的有效監督和管理。
智能GPS巡邏管理
日常檢查:全面提升供水安全
在日常巡檢過程中,水廠引入智能巡檢設備,專門為設施巡檢人員配備手持GPS智能巡守系統,不僅可以更好地監管巡檢時間和路線,還可以實時查看軌跡,提高巡檢工作的規范化、可視化和智能化管理。
而且巡檢人員發現危及供水管網和供水設施安全運行的現象時,可以采集當時的數據,反饋到系統管理平臺,以便公司相關部門快速定位確認并進行應急處理。防止事故發生,確保項目日常運行的安全穩定。
智能被動鎖管理系統
定期檢修維護:精細化管理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臨江清泉水源公司在水源井、泵站、閥門、水壓表等供水設施的每一個泵房門上安裝金萬碼智能無源電子鎖。
被動鎖管理系統基于電腦管理軟件,設置有帶藍牙功能的手機APP。當鎖體接觸電子鑰匙時,被動鎖內的時間、事件等信息也被導入到電子鑰匙中,數據會通過手機APP上傳到被動鎖系統。
系統實現了日常維護、備查等信息的統一管理,數據可查詢、可打印,實現了預警和反饋機制的目的。
被動鎖管理系統具有“權限分類”管理、電子鑰匙“通斷”電子鎖等智能實用功能,大大提高了巡檢效率,同時實現專人開啟、分級管理,做到責任有人追。
水廠利用被動鎖管理系統進行定期巡檢,對泵房設施進行智能巡檢和維護,確保水質安全和供水設施有序運行。
電子巡更系統與被動鎖管理系統相結合,通過科學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水廠日常巡視檢查和供水設施定期檢查進行有效監管。
通過大數據的精準分析,系統全面掌控水廠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處理設備設施的運行故障。管理人員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各種電子報表掌握檢查的實施質量和設施,從而保證水廠供水的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