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播種機的機械結構設計
國產小麥播種機設備的研制應符合高效經濟、播種質量好、效率高的全球主題。最近,對小麥播種機在機械工業中的應用進行了調查。傳統的小麥種子需要人工播種,沒有小麥播種機,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因此,設計一種專用小麥播種機勢在必行。
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小麥播種機主要部件設計中必需的結構組成、工作原理、理論計算和相關強度校核,構建了小麥播種機的總體指導思想,從而得出小麥播種機的優點是高效、經濟、播種質量高、運行穩定的結論。
關鍵詞:小麥播種機;質量;設計;經濟;結論
所設計的小麥播種機的工作原理是:拖拉機拉動小麥播種機的播種裝置和施肥裝置對土地進行施肥播種。首先,拖拉機帶動犁對土壤進行開溝,輸肥管進入開溝器開始對犁溝施肥。然后,播種裝置動作播種土地,然后壓實輪松土溝中的土壤,完成小麥播種作業。
目前,國內外播種玉米、大豆、甜菜、棉花等作物的播種機大多采用精量播種,即單粒播種和穴播。中耕作物通用精密播種機的結構如圖2-1所示。其組成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大多數機架為單梁式。所有工作部件都安裝在上面,支撐著整機。
(2)排種部分的排種階段和能實現精量播種的機械或氣動排種器包括可調刮種器和推種器。
(3)排肥部分包括排肥箱、排肥裝置、輸肥管和施肥開溝器。
(4)土壤工作部件及其仿形機構包括開溝器、覆土器、仿形輪、壓輪、壓種輪及其連桿機構。一些精密播種機還配備了施用殺蟲劑和除草劑的裝置。
播種機是農業生產中的關鍵作業環節。根據農業技術要求,種子必須在短的播種期內播種于田間,以使作物獲得良好的發育和生長條件。播種的質量將直接影響作物的出苗、整苗和苗壯,因此對產量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精量播種可以保證種子在田間最合理的分布,播種量準確,株距均勻,播種深度一致,可以為種子的生長發育創造最佳條件,節省大量種子,減少田間套種的勞動,保證農作物的穩產高產。因此,現代農業對精密播種機械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發展精密播種機械。由于受種子質量、整地條件、機器制造水平和機器價格的制約,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主要推廣半精量播種,為了適應農村生產責任制的要求,大量推廣了小型單體播種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逐步推廣精密播種機,已有10多家企業生產了20多種精密播種機。精量播種機按作物類型分為玉米、大豆精量播種機、谷物(小麥)精量播種機、甜菜精量播種機;按配套功率可分為小型(5.8 ~ 13.2 kW)、中型(16.2~36.8kw)、大型(40.4kw以上)精密播種機。在排種器形式上,可分為機械式和氣動式精密播種機;機械式可分為立式圓盤式、 垂直窩穴式、圓錐盤式、槽盤式、水平盤式、帶夾式等多種形式的精密播種機。
手搖曲柄和腳踏機構是曲柄連桿機構的先驅,曲柄連桿機構在古代文明中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對曲柄連桿機構的形式、運動和動力的精確分析和綜合是現代機構學的成就。機構學作為一門專門學科,在19世紀初首次被列入高等工程學院(巴黎理工學院)的課程。通過理論研究,人們可以準確地分析各種機構的運動,包括復雜的空間連桿機構,然后根據需要合成新的機構。
機械工程的工作對象是動力機械,其工作條件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時是隨機的,不可預測的;材料的實際應用并不完全統一,可能存在各種缺陷;加工精度有一定偏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