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善河套地區主要農作物生產專用機械體系,促進農機農藝融合,巴彥淖爾市現代農牧業發展中心承擔實施內蒙古河套灌區“科技興蒙”科技創新服務項目——項目4,與杭錦后旗昌盛機械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生產北斗導航玉米錯密播種機。經試驗,該機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結合玉米鋸齒形種植模式,能充分發揮玉米群體優勢。
4月27日,技術人員在烏拉特中旗吳家河鎮開展玉米北斗導航產品形密植模式一孔兩株試驗種植工作,設置有膜和無膜兩組對比,實地查看機器工作效果。
與常規清種相比,鋸齒形種植模式平均每畝增加500-1000株以上,同時解決了地膜帶來的環境壓力,降低了種植戶購買和鋪地膜的種植成本,實現了增產增收。這種種植模式充分利用了玉米的群體優勢,改變了傳統的單株種植模式。通過選擇耐密性強、抗倒伏性好的品種,科學合理的行距、穴距,將玉米田通風透光調節到最佳狀態,在增加株數的同時提高抗倒伏性,既能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和授粉條件,又能增加種植密度,從而達到高產穩產的效果。通過使用這種播種機, 滴灌管鋪設、播種、施肥、覆膜、覆土一次完成,每畝播種量6000-7500株。
這項增產增收、控膜增效的密植技術,為有效實施主要糧食作物增產行動和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提供了裝備支撐,為糧食豐收奠定了基礎。技術人員指導農民使用先進、適用、安全的農業機械和機械化技術,促進巴彥淖爾市農業機械化生產全程、全面、優質、高效發展,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牧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助力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