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苗泉,高級工程師。東北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聯盟副秘書長;農業部保護性耕作研究中心黑龍江分中心副主任;德邦大衛(佳木斯)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參與保護性耕作推廣20年。15年研發免耕播種機?!懊飧シN機”的創始人之一。
總體來看,今年免耕播種的情況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已基本恢復正常;二是去年冬天有大雪,今年春天降水較多,尤其是黑龍江省中西部和吉林省東部地區。三是國家政策多,任務重,吉林省1800萬畝,黑龍江省1200萬畝,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多。今天我從以下四個方面介紹免耕播種技術的應用。
一、免耕播種在保護性耕作中的重要作用免耕播種是保護性耕作的關鍵。免耕播種機的性能決定了保護性耕作的推廣。農業諺語說“見一苗是三分歡喜”,我的觀點是:“見一苗是七成收獲”。這些都說明了播種的重要作用,而免耕播種比常規播種困難得多。
一臺高性能的免耕播種機應該具備什么功能?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秸稈切割清理、苗床松土整理、深施基肥淺施口肥、播種開溝、單粒播種、擠土覆土、重鎮壓、智能監控、遠程數據傳輸等12項功能,堪稱高性能免耕播種機。
在上述性能中,秸稈處理效果最為重要。隨著機器技術的發展,單粒播種等性能指標相差不大,但秸稈處理效果依然良莠不齊。另外,今年東北四省的秸稈禁燒是史無前例的,秸稈覆蓋面非常大。因此,免耕播種機的秸稈處理效果是重中之重。另外,免耕播種機要有好的性能,必須有足夠的重量,每排重量要在500公斤以上。
二、免耕播種機的維護要點一個是排種器。目前,我國95%以上的免耕播種機采用夾持式排種器。今天,我們將主要講解夾持式排種器的維護。先把排種器拆下來看看里面有沒有雜物,有雜物就清理干凈。然后用石墨粉潤滑,直到能自由轉動為止。然后我們加入一些種子,用手轉動排種器的軸,看看夾種效果是否正常。如果是正常的,那就完了。指夾式排種器軸承無需維護。至于反播帶,根據說明書,三年更換一次。我們也可以根據反排種帶后面的塑料件來判斷是否有裂紋。有沒有變硬老化?如果有,更換;如果沒有,可以繼續使用。至于刷子,按照規定, 應該每200公頃更換一次。刷子的作用是去除多余的種子。穿多了會重播,雙種率會提高。但是刷子主要作用于較小的種子,如果我們使用常規的玉米種子,刷子的作用一般較大,所以我們不必太擔心刷子的磨損和更換。排種器的所有零件都已檢修過了。最后要注意正確安裝,安裝后要仔細核對與單體的相對位置。
二是排肥器。我覺得排肥器和排種器一樣重要,決定了施肥的均勻性和深度,進而影響肥料的利用率。免耕播種機常用的排肥器有兩種:一種是外槽輪排肥器,排肥比較精確。另一種是絞龍式排肥器,具有排肥量大的情況下堵塞率低的優點。排肥器的維修首先要檢查排肥器內部是否有殘肥,是否清理干凈。此外,應專門檢查螺旋施肥機的螺旋軸承。由于螺旋軸承安裝在肥料箱上,容易被化肥腐蝕, 這使得軸承不能轉動。如果不及時修復,運轉時阻力會很大,甚至會出現軸扭曲或鏈條斷裂的情況。
三是傳導機制。傳輸機制包括種子傳輸和肥料傳輸。首先,檢查傳動鏈是否過度磨損,如果是,更換傳動鏈。二是檢查鏈條是否生銹。如有銹蝕,應將鏈條拆開浸泡在柴油中,清洗干凈,用柴油沖洗干凈,沖洗后晾干,晾干后浸泡在機油中1-2小時,排干機油后再安裝在播種機上,以保證鏈條軸內有潤滑油,保證使用效果。另外,我也不贊成給鏈條注入油,因為鏈條上注入的油在播種時會掛滿灰塵,相當于在鏈輪上撒了一層磨料,會加劇鏈輪的磨損。此外,檢查鏈條和鏈輪轉動的平行度以及鏈條的張力是否符合標準。
第四個是施肥開溝器。肥料開溝器的保養,重點是軸承,肥料開溝器在運轉過程中阻力很大,需要檢查軸承是否寬敞,潤滑是否良好。第二是檢查施肥開溝器的圓盤直徑。經過幾年的工作磨損,圓盤直徑可能會變小,從而導致施肥量的變化。三是檢查光盤切割邊緣的銳度,保證掩埋效果。四是檢查導肥管。如果生銹或變形,就需要更換。
五是播種單體。主要檢查播種開溝盤、仿形輪等部件。修播種開溝盤時,主要看軸承、防塵帽、刃口、固定、磨損情況,確保軸承不開、防塵帽不丟、磨損不重、刃口鋒利。仿形輪有三個作用:一是控制播種深度,所以要檢查播種開溝深度的調整是否合理;二是清理播種開溝圓盤上的泥土,所以要檢查仿形輪與圓盤的配合是否達標,磨損是否嚴重。三是對表面種床進行整形,所以需要檢查仿形輪表面是否有損傷,彈性是否良好,表面是否光滑。此外,檢查仿形輪的軸承和仿形輪的調節機構。 包括鎖緊螺母和調節螺母,檢查它們是否靈活,并應注入油。
第六種是覆土壓實機。首先,檢查壓輪橡膠是否磨損或變形。還要檢查壓實機的軸承是否打開,壓實機的支架是否變形,軌跡是否對著播種開的溝。更重要的是,檢查鎮流器的壓力,看彈簧是否變形、斷裂、調節自如。
第七是顯示器。監視器是我們的好幫手,它可以監控種植的效果和其他方面的工作。首先,我們應該連接所有的電線,然后打開開關,檢查每個部分的功能。我們也可以拿一些種子做實驗。檢查監控種子數是否準確,停止種植后報警器是否閃爍。
八是各部分的軸承和加油。嚴格按照手冊中的規定,在操作前對需要加油的部位進行充分的清潔和潤滑。建議您選擇優質潤滑油,一次可使用半周以上。如果沒有使用好的機油,可能需要每天注射,所以選擇優質的潤滑油更省時省力。
九是輪胎。需要檢查胎壓是否正常,外部有無裂紋或擦傷,氣嘴是否完好。此外,應檢查輪胎的軸承。
十是液壓系統。需要檢查液壓缸和液壓油管有無損壞,有無漏油現象,然后我們再安裝到機器上,檢查升降效果是否正常。
三、免耕播種機的調試首先是調整株距。我們首先要根據作物品種的特點和所在地區的條件來確定每公頃的苗數,然后每公頃增加10%的播種量,再根據每公頃的播種量來計算目標株距。獲得目標株距后,我們可以根據免耕播種機上的株距表進行調整。但是請注意,這個株距表只是一個參考表,是在特定的工作速度、特定的土壤條件、特定的傳動效果下計算出來的參考值。用的時候可能和各地的實際情況不完全一致。所以建議大家注意觀察,因地制宜,靈活調整。
二是調整播種深度。大家都很熟悉播種深度的正常調節,但是隨著播種機限位機構的磨損,深度調節的標準會發生變化。比如我本來把第三孔的深度調整到剛剛好,磨損后又調整到第三孔,可能太深了。我們應該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另外,還要注意調整單體對地面的壓力。單體對地面的壓力對播種深度有很大影響,尤其是在硬地塊作業時。單體對地面的壓力不足,播種深度也會不足,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地表的硬度靈活調整對地面的壓力。德邦大偉的免耕播種機一般有四級壓地, 出廠時默認設置為第一級,即最低壓力級。您可以根據手冊中的說明調整四個拉伸彈簧,然后調整地面上的壓力。
三是調整施肥量。如果是絞龍排肥機,我們需要通過調節鏈條和鏈輪之間的傳動比來調節施肥量,所以只能以100kg或者200kg為一個檔位進行粗調?,F在的免耕播種機除了這個粗調之外,還有一個精調,也叫微調。因此,在設定施肥檔位后,我們可以通過微調來精確調整施肥量,這就是所謂的“肥料雙調節”,使得施肥量更精確,肥料利用率更高,更能滿足我們現在的測土配方施肥的要求。我們在調整施肥量的時候,肥料盒上也有一個施肥量參考表,和株距參考表一樣,也是在一定條件下計算出來的參考值。然而, 在實際生產中,我們使用的肥料顆粒大小、流動性、含水量都不一樣,如果完全按照參考表來調整,可能會造成很大的誤差。所以需要通過實驗來檢驗適合自己情況的施肥量調整標準。比如我們想把施肥量調整到1000kg/ ha。調整后,我們會先啟動機器工作,看看有沒有10kg的肥料,根據實際情況微調到理想的施肥量。
四是調整壓制力度。在調整鎮壓強度時,應綜合考慮土壤類型和土壤水分。如果土壤水分差,土質粘,就要加大鎮壓的力度。如果土壤含水量較大,且為沙土,則抑制強度過大,但效果不好,應適當降低抑制強度。
第五,調整壓制的角度。目前,免耕播種機穩定器上有兩個手柄,一個是壓力調節手柄,一個是角度調節手柄。在某些地塊,播種開溝后,壓實機無法有效壓下種子溝,需要將壓入角度調整到一定的張開角度,使壓實機具有一定的強制覆土功能,以保證覆土壓入效果。
六是設立班長。在監視器中可以設置許多監視值。這里只給大家介紹播種面積的監測值。如果是帶GPS裝置的顯示器,其原理是:行距×行駛距離=面積,機器種下時自動記錄行駛距離,所以我們只需要精確測量行距,然后輸入即可。如果是沒有GPS裝置的監視器,其原理是:株距×播種數×行距=面積。我們不僅要準確輸入行距測量值,還要準確輸入株距測量值。即使輸入的株距相差0.1cm,在工作面積較大的情況下,監測到的種植面積也會誤差很大。所以在設置株距的時候,一定要反復測量,準確計算出平均值,然后輸入。還有很多其他的監測值,比如速度預警等。, 所以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準確設置。
第七,調整施肥軸承的間隙。有些免耕播種機使用免維護軸承,所以不需要調整。其他免耕播種機為了抵抗施肥時的巨大阻力,一般采用圓錐軸承。圓錐軸承使用壽命長,但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調整。先拆下防塵帽,然后拔出鎖緊銷,松開花帽螺釘,再擰緊花帽螺釘,直到軸承間隙達到相應規定。
四、免耕播種機的操作(1)導頻廣播
試播不是簡單的田間試種,而是按照實際播種作業的要求,把種肥灌滿,進行高標準的“實戰演練”。種肥加滿后,打開監控器,將免耕播種機開到田間,以正常作業速度行駛幾十米,然后停下來,在剛剛進行過試點播種的區域隨機選擇一段距離,檢查作業質量。
首先是檢查施肥的深度。肥料是否在種子側下方5-8 cm,如果深度不夠,立即檢查確定原因,是施肥盤磨損還是彈簧壓力不夠。
二是查看種植肥料的距離。根據我們的要求,施肥量大于500kg/ ha的地塊株距為7-10cm,施肥量小于500kg/ ha的地塊株距為5-7cm。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進行作業,在保證肥料利用率的前提下,基本可以不燒種子,避免肥害。
三是檢查播種深度。我們一般要求播種深度為3-4cm,根據各地不同的土壤類型和含水量靈活調整。如果土壤粘,含水量好,地下水位高,播種深度要淺,否則要深,但不能太深。我覺得不應該超過4cm。
四是檢查株距的均勻性。不能只是粗略的檢查2-3個種孔,而是至少挖11個種子,用直尺測量這10個株距的總長度,如果總長度與目標株距的誤差小于15%即為合格,再用直尺測量每個株距的長度,看誤差是否在15%以內。
五是檢查壓制力度。具體來說,就是檢查種子是否壓實。種子的壓實不是從上到下,而是從側面。要保證種子在堅實的土壤上,有利于吸水生根。
六是檢查監視器。首先,在播種機工作50米后,檢查監視器顯示的播種數量是否與我們的目標數量一致。如果誤差太大,檢查以確定排種器故障還是監視器故障。此外,還需要檢查監視器上顯示的播種面積是否與實際工作面積一致。
(二)正確使用
首先是日常維護。免耕播種機上的螺栓螺母會松動,日常保養要在日常工作完成后進行。首先要把粘在上面的土和秸稈清理干凈,然后擰緊螺栓螺母。排種器是免耕播種機的心臟,需要日常維護。每天作業完成后,要將排種器拆開,將里面的雜物清理干凈,如石塊、種衣劑、紙片、繩頭等。前兩天我在肇東檢修一臺免耕播種機,發現里面有一塊三個玉米粒大小的石頭。如果這塊石頭沒有及時清理,卡在指夾上,會損壞排種器,進一步影響單播效果。
二是換地作業前的檢查調試?,F在經常早上給一個農民播種,下午給另一個農民播種,這樣地塊就換了,種子和肥料也換了。如果不經過適當的檢查和調試就直接工作,施肥量和種植量可能達不到預期的要求。
第三是運算速度。我想和你強調一點,操作速度太快,有害無益。作業速度過快有以下缺點:一是會加劇跑偏現象,播種機作業時難以控制;二是會增加溜號率,導致株距不準,施肥不均勻;三是影響抑制效果,進而影響保濕效果;四是減少單體對地面的壓力,使播種開溝不均勻,覆蓋不均勻,造成出苗不均勻。提高工作效率,不僅僅是靠高速運轉。目前,我們目前的免耕播種機的規定工作速度為6-8公里/小時,比普通播種機的3-5公里/小時快近一倍,在國內已經是高速工作模式。 所以不要過分追求。如果你想提高工作效率,我建議你在免耕播種機上安裝一個功能齊全的監控裝置,這樣機修工就可以專心開機器了,其他輔助工作就由監控器來承擔了。另外,我們還可以延長作業時間,也就是說,白天可以在黑暗中繼續作業,在保證播種作業質量的前提下,也可以提高作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