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播種秋收的拖拉機,在扶貧干部的巧妙安排下,不僅解決了貧困人口春種秋收的難題,而且為當地集體經濟注入了活力。這是一個發生在內蒙古自治區克旗農牧業局與被幫扶單位萬合永鎮中心村之間的扶貧故事。中心村現有42戶57名貧困人口,他們失去了勞動能力,春天播種秋收成為了他們的心頭之患。
克旗農牧業局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積極籌資,為中心村配備了一臺農用拖拉機。31歲的焦志剛承包了這臺拖拉機,利用春種、秋收兩個月的時間就能賺取15000元,其他時間他還可以照常外出打工。有了這臺拖拉機,中心村廣和隆組寡居多年的楊福玲的生活變得踏實起來。她有四畝地,往年春種秋收總是求鄉親們幫忙,今年幫扶單位送來了種子化肥,連機耕費也免收。
然而,村干部們對這臺拖拉機另有所圖。他們認為,利用這臺拖拉機拋磚引玉,可以壯大集體經濟。因為一年5000元的承包費對于村集體來說,杯水車薪。于是,他們謀劃利用財政一事一議獎補項目,購買一些大型農機具,再把農民家里的農機具集中起來成立一個農機服務中心。
中心村的廠址已選好,成立后,每年將有8萬元到10萬元的收入,不僅解決了全村農業機械化問題,還可以為周邊鄉村提供農機服務。農民們對這一舉措充滿信心,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們的生活將得到改善,家鄉的農業將邁向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