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鄉是世界大蒜之鄉,種大蒜也是很多人養家致富的依靠。我記憶中的種蒜好難。一畝地有26000-30000株,一株一株種,然后用鏟子一株一株挖出來。里面有彎著腰的爺爺奶奶,有汗流浹背拉蒜溝的父母,有在樹下放羊渴望種蒜的少年。他們總覺得這蒜田那么長,為什么不能種?
種蒜挖蒜的活干完了,爺爺奶奶又很累了,為錢發愁,一點點滴。小時候,想起種蒜挖蒜的季節,忙得上火的父親靠在院子里的老棗樹上,“命令”母親用鋒利的小手術刀割下一個疙瘩,緩解疼痛...那一幕把我留在了心里。
在種植大蒜的季節,人們的飲食標準是“饅頭+咸菜+大壺茶”。急著下雨,連飯都吃不下。
終于有一天,哥哥開著拖拉機,上面掛著瑪麗亞的大蒜播種機,去自家地里種大蒜。門口很多鄉親看了看四周,滿眼都是:這機器能用嗎?幼苗出來的時候,村民的眼里滿是驚喜,真的出來了。蒜苗一起出來了,蒜苗長得很壯。在陽光下辛苦了一輩子的父親已經去世了。如果他老人家還活著,看到這個大家伙在自己的地里忙活,他會很欣慰的。
現在,全國各地大蒜產區的蒜地里,都有忙碌的瑪利亞大蒜播種機和大蒜收獲機的影子,老農喝著大茶,抽著煙斗,看著機器忙著種大蒜的皺紋里,都有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