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吸式精密播種機具有播種速度快、排種器對種子的適應性好、播種深度一致、秧苗健壯等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通過更換機器播種部件上不同孔大小和數量的播種盤,可以精確播種多種大田作物和經濟作物,如玉米、花生、大豆、紅小豆和甜菜顆粒種子。氣吸式播種機可以單、雙排作業,也可以大壟作業,通用性強。它能在一次作業中完成側向深施、清障開溝、精量播種、覆土、鎮壓作業,是滿足壟作和平作需要的新型精量播種機械。
1.影響播種效果的因素
氣吸式播種機的核心工作部件是氣吸式排種器。這種播種機工作時,高速負壓風機產生負壓,帶動排種器真空室產生負壓。不斷旋轉的排種盤在一定負壓下將種子吸附在排種盤上,并被排種盤帶著一起旋轉。當種子從真空室末端翻出時,負壓消失,種子在自重和離心力的作用下落入種子導管或種子溝中。播種效果可以用成孔率、重播率和合格率等指標來衡量。影響播種的主要因素是真空度、吸種孔的形狀、種子的外形尺寸和清種器的調節位置。
1.1真空度
排種器負壓腔內真空度越大,排種盤吸附種子的能力越強,空隙率越低,但排種盤上每個吸種孔吸附多個種子的概率增加,重播率增加。
1.2播種盤孔的尺寸
在合理范圍內,圓盤形排種孔越大,吸種孔周圍對種子的吸附力越大,種子的空隙率越低,重復率越高。
1.3種子清選機
作用是吸走種孔周圍多余的種子,使每個孔只能吸一粒種子,降低重播率。播種機工作時,由于各部件的裝配問題或播種單體的上下跳動,很容易改變清種間隙。清種器、持種器與排種盤吸種孔之間的距離要合適,保證不漏播,單株表現好。
1.4風扇
排種盤吸種的關鍵部件是高速負壓風機,高速旋轉的風機葉輪使風機和風機與排種器之間的連接管道內形成一定的真空。風力小、吸氣管漏氣或吸氣管直徑小,都會影響排種器真空室內的負壓,導致排種盤吸不到種子而出現漏播現象。
2.拖拉機和播種機的掛接與調整
2.1播種前拖拉機的準備和調整
2.1.1調整拖拉機上拉桿(中央拉桿)和左右吊桿,使播種機機架在縱向和橫向都處于水平狀態。
2.1.2.調節拖拉機下懸掛臂的限位螺釘,使播種機的水平中心線與拖拉機的縱向中心線重合。
2.1.3.連接拖拉機懸掛下拉桿和左右吊桿的銷軸置于長孔位置,使播種機工作時達到整體仿形效果。
2.1.4.拖拉機工作時,液壓系統分配器應置于浮動位置。
2.2氣吸式播種機田間作業的調整
2.2.1.調整機架的高度。播種機在田間正式作業前,必須先調整好播種機梁架的高度,以便在播種單體上為仿形機構留有一定的上仿形量,以免使播種單體承受整機重量,造成部件損壞或播種深度過深。通過轉動支撐輪調節螺釘來調節支撐輪的高度,從而使播種架上升或下降,當保證施肥部分的施肥深度合適時,停止調整播種架的高度。
2.2.2.調整播種行距。一般播種機行距的調節范圍為60 ~ 70厘米。調整時,以播種機梁架中心線為基準線,左右對稱串排種器和施肥開溝部分,同時調整支撐輪、傳動機構和施肥箱。應重新擰緊移動的部件。
2.2.3.調整施肥量。作物品種、每畝苗數(壟距、株距)和土壤肥力決定每畝施肥量。根據施肥要求,以托輪轉動10圈為基礎確定排肥器排肥量,然后計算每畝排肥量(滑移率按10%計算),直到調整排肥器達到每畝排肥量。
2.2.4.調整施肥深度。一種方法是調節播種機的支撐輪使機架達到一定高度來調節施肥深度,另一種方法是直接級聯施肥開溝器手柄和加壓彈簧來調節施肥開溝器深度。
2.2.5.計量盤的更換和調整。根據種植的作物不同,更換不同的排種盤,并根據排種器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更換相應的排種盤。在相應的部件安裝完畢,排種器調整完畢后,需要進行試運轉,檢查各排種器是否運轉正常。
2.2.6.種植間距的調整。株距的調整就是調整播種機的傳動系統。大多數播種機的傳動系統是由鏈傳動完成的。我們可以根據使用說明書上的播種表進行調整,勾住相應的鏈輪,拉緊。
2.2.7.播種深度的調整。調整各排種器上的限深指針手柄,使各排種器上的限深指針在工作時處于同一刻度位置,以保證整機的播種深度一致。但在播種作業的實際操作中,由于整地條件和土壤環境的不同,實際播種深度要在播種深度調整后進行測量。一旦指示的播種深度與實際播種深度不符,應進行第二次微調,最終播種深度保持不變。
2.2.8.調整風扇皮帶,使其適度張緊。檢查風扇與播種架連接固定是否牢固安全后,檢查風扇皮帶的張緊度。皮帶張力不易過松或過緊。操作方法是松開固定大滑輪的鎖緊螺母,調整張緊螺釘的長度,在皮帶進度適中時用螺母準備好調節螺釘,最后鎖緊固定大滑輪的鎖緊螺母。
3.播種機作業中的注意事項
3.1.種子和肥料應在單位到達播種地塊后放入種子箱和肥料箱,在出發或田間轉移前不得添加。由于播種機重量增加,整機重心后移,會降低整機的機動性,不利于運輸;同時種子和肥料在振動中會被壓實,不利于種子和肥料的均勻排出。此外,裝箱前檢查箱內是否有工具或其他雜物遺留。
3.2.播種機正式使用前,要進行試點和調試。在調試和播種時,要時刻注意各部分的工作情況,觀察各轉動部分的運轉情況,傳動鏈輪和鏈條是否運轉正常,導種管和排肥管是否堵塞,肥料箱內的肥料是否架空,檢測株距、行距和播種深度,最后將這些數值調整到農業所需的狀態。此時可以進行正常的播種作業。
3.3.機組啟動前,風機要接好,拖拉機要大油門工作。當機組在田間轉動時,風扇應繼續減速運轉,以確保排種器中吸收的種子不會一下子全部脫落而浪費種子。
3.4.播種機啟動時,行走時需要放下播種機。不允許將播種機陷入土中作業,以免劇烈撞擊損壞埋入的工作部件,也容易造成導種嘴和施肥開溝器堵塞。
3.5.播種機工作時,應始終監控傳動部件是否有異常聲音。如發現異常,應及時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作業。
3.6.播種機在作業過程中不允許急轉彎和倒車,以免損壞播種部件。
3.7.播種機轉向田間時,應盡可能抬高,拖拉機后輸出軸應停止轉動,以免損壞播種裝置和風扇傳動軸。
3.8.播種機到田后,要檢查種子箱內的種子量和肥料箱內的肥料量,不足時要及時添加。工作期間種子量和肥料量不應低于總容量的25%。
3.9.播種機調試完成后,應停機3小時,檢查開溝部件是否變形,螺栓是否松動,確保播種狀態良好。
3.10.風機的輸入轉速為540轉/分,風機的皮帶輪軸承每12小時應加油一次,以免因缺少潤滑油而燒壞軸承。
3.11.隨時注意播種深度和播種量的變化,及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