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2018年即將結束,2019年到來之際,【大田知道】獨家策劃2019年農機補貼十大重點產品猜想。眾所周知,農業機械化是推動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而農機購置補貼是最大的變量。希望通過對農機補貼變化的分析和預測,把握2019年我國農業發展的新趨勢和新機遇。
2019年農機補貼十大重點產品據推測,二期微耕機、山地拖拉機等丘陵山地農機產品是影響我國農機化率鏟斗的短板。改革開放40年,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從1977年的17%躍升至2017年的80%,2017年全國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6%。特別是2004年以來,農業機械化水平迅速提高。
可以說,這40年農業機械的機械化主要是在平原地區,主要是糧食作物,但我國2/3的國土面積是山區和丘陵地區,果蔬桑麻等經濟作物的機械化水平還很低。
經濟作物附加值高,對農業機械化的需求更加迫切。經濟作物也被稱為“工業原料作物”和“技術作物”。一般指為工業,特別是輕工業提供原料的農作物。我國人工栽培的經濟作物種類繁多,包括纖維作物(如棉、麻)、油料作物(如芝麻、花生)、糖料作物(如甘蔗、甜菜)、三大類作物(飲料、香料、調味料)、藥用作物、染料作物、觀賞作物、水果及其他經濟作物。可以說,改革開放40年的農業機械化是解決13億人的生存和溫飽,下一步應該是解決13億人的發展和小康。
微耕機、山地拖拉機和果園機械可能成為重點補貼。先開荒,先整地。山區和丘陵地區的耕作和整地機械可能會增加補貼。其中微耕機性價比高,半人工半機械方式靈活,適合山區小塊農田作業。這就是國務院會議上提到的“適用性”。不是一味追求大馬力大農機,而是因地制宜。
手扶微耕機
在2018中國武漢農機展上,某廠商推出的一款山地拖拉機非常搶眼,現場模擬崎嶇山地,四個輪子緊貼地面,凸顯產品能力。山地拖拉機的效果顯而易見——
在山區用拖拉機耕作比畜力耕作快3-4倍,降低成本50%,搶耕搶種時間縮短6-7天,耕作質量好,能滿足科學種田的作業要求,糧食增產11%。此外,與牛等動物動力相比,還可以節省飼養費用。有了動力機械,自然就有了犁鏵、旋耕機、播種機、拖車等配套農機具,可以完成翻耕整地、播種、播種、開溝、起壟、中耕除草、施肥施肥、噴藥等多項作業,還可以進行短途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