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版的人民幣上印著一拖生產的“東方紅”拖拉機。1958年7月20日,河南省洛陽市西郊的第一拖拉機制造廠鑼鼓喧天,人聲鼎沸。一輛紅色大個子拖拉機緩緩走出廠門,引起了無數好奇目光。工人們則更加激動和自豪,他們手舞紅旗,歡天喜地地跟在“大個子”身后。還有人不時抹把眼淚,為自己的“孩子”——新中國的第一臺拖拉機感到自豪。
第一輛東方紅拖拉機的開出,意味著中國幾千年耕田依靠牛的歷史被改寫,農業機械化的序曲被奏響。這輛拖拉機被送給了洛陽新唐屯,這個村為一拖建設作出了巨大犧牲。為了迎接“大個子”,新唐屯村人喜氣洋洋地換上新衣,扶老攜幼,敲鑼打鼓,仿佛迎接遠道而來的英雄。
東方紅拖拉機制造成功,中國進入了“耕地不用牛的時代”。拖拉機的功能包括耕地、拖運、打井等。在那個技術落后、信息閉塞的中國,很多人并沒有見過拖拉機的樣子。為了制造拖拉機,中國從國外進口了2.8萬臺拖拉機,但當時只有少數人見過拖拉機。
一拖是中國一拖機械廠的簡稱,成立于1953年。1954年,一拖的廠址選在了洛陽市的澗河西部地區。為了迎接“大個子”,新唐屯村人喜氣洋洋地換上新衣,扶老攜幼,敲鑼打鼓,仿佛迎接遠道而來的英雄。
1958年,一拖人經過艱苦努力,終于制造出了第一臺“東方紅”拖拉機。這輛拖拉機的成功制造,標志著中國農業機械化的開始。拖拉機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為中國富民強國的歷史進程做出了巨大貢獻。
至今,一拖還不斷創新發展,制造出更多的高科技農業機械和工程機械。這輛拖拉機的制造,已經成為了新中國富民強國歷史上一筆濃重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