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宋振宇
本報見習記者莊佳慧通訊員楊秀娟
宋振宇出生在扎蘭屯市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貧困的生活迫使他輟學。為了減輕父母的生活負擔,他從小就開始幫父母干農活。但他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他知道只有靠自己的雙手才能改變命運。
200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宋振宇經人介紹加入了榮盛公司。那時,榮盛公司只是一個小小的大豆收購站。因為他只有初中學歷,剛開始只能在公司做裝卸工,但工作總是比別人積極認真。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7年,榮盛公司董事長范玲玲接觸到紫蘇籽油,這是一種在國外非常受歡迎的食用油。她想把這種健康的油帶給中國人,所以她開始在全國各地進行種植實驗。最后發現只有鄂倫春自治旗種植的紫蘇營養價值最高,其α亞麻酸含量可達70%,其他地方達不到。最后,公司決定在鄂倫春自治旗種植紫蘇。
得知消息后,宋振宇自告奮勇加入了紫蘇種植的隊伍。他在種植紫蘇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與播種機有關的問題:紫蘇的種植要求是壟內雙行條播,開溝,行距65厘米,深度1.5-2厘米,均勻撒入溝內,每米種植20-30粒,播種后用薄土覆蓋,播種后稍振。而紫蘇種子由于顆粒小、重量輕,在風力和慣性的作用下容易漂離犁溝,不僅導致播種速度慢,還會導致斷苗,后期需要人工補種,浪費人力物力。
宋振宇發現紫蘇子的顆粒大小與芝麻非常相似,于是經過反復實驗和多年的種植經驗,他將播種盤改造成圓錐形,不僅提高了播種速度,還提高了播種的精度。以前的圓形播種盤播種需要一個小時,而新的播種盤只需要半個小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
改進紫蘇播種機后,宋振宇主動提出將這項技術免費傳授給當地紫蘇種植戶,為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微薄之力。他到處講解紫蘇的種植要點,宣講紫蘇作為藥食同源植物對人體的重要性。每當農忙的時候,他就去田里親自教授如何使用改良后的播種機,如何讓紫蘇長得更好。
為了扶持宋振宇,公司免費為貧困戶分發了10畝地的紫蘇子。目前,在龍頭企業榮盛公司的帶動下,鄂倫春自治旗已發展紫蘇11萬多畝,通過免費發放種子、科學種植培訓、土地流轉、兼職等方式,帶動大楊樹鎮振興村、四平山村、北郊村等十幾個鄉鎮的537戶貧困戶融入紫蘇產業鏈發展,平均收入8000-10000元,扶貧效果顯著。
每當有人感謝宋振宇無私傳授紫蘇種植技術時,他總是露出最樸實的笑容,這是屬于新農民的??恐约呵趧诘碾p手,他不僅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還帶領更多的人脫離貧困,走向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