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的拖拉機跟上全鎮的情況,早買更“時髦”,開拖拉機的人也很牛。當時是因為我們村有磚窯,用拖拉機比馬車更快更省力。
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到我們村,包產到戶剛剛開始。我們村有人(大家都叫他大)立馬買了拖拉機。當時一臺12馬力的小拖拉機要4000多元,在當時也是一筆巨款。那人買下后,忙的時候幫人犁地、脫粒、種莊稼,閑的時候拉磚。磚窯在磚頭沒有縫隙的時候去梁山拉石頭。我們村離涼山大概50公里,一天就輕松回來了。他的拖拉機為他的家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賺回了很多錢。很快,三兄弟的貧困家庭奔小康。他的家庭越來越富有。
我們村一下子增加了許多拖拉機。車多了,競爭就大了,工作就難了?,F在家里的生活也很好。這么多拖拉機,很難掙錢。他馬上把拖拉機改成了24馬力的。他的機器做同樣的工作節省了很多時間,大家都爭著再用他的拖拉機。
后來村里的人都過上好日子,年紀大了就添了收割機和旋耕機。。。等等,他家生活越來越好,我們全村也是。
三兄弟都結婚分居了,生活都不錯。但他三歲的弟弟是個懵懂的女孩,對什么都懵懂。達拉一直在告訴他:開船,死在你面前,是個危險的工作。你必須小心。為了你的家庭和別人的家庭,碰車不是小事。不過,三個不在乎,還是大大咧咧的。
他家兄弟姐妹五人,三個兒子出嫁,兩個女兒出嫁。我的小女兒嫁到了我們鄰村,離我們村1公里。在大拉的帶動下,姐夫也買了拖拉機,日子過得不錯。所以,姐姐離家的時候很勤快。轉眼間,他小姐姐的孩子三歲了。有一次,她又來到她媽媽家。孩子滿地跑,一家人看得哈哈大笑。這時,三拉開著拖拉機過來了,他想倒車。他大大咧咧的脾氣又上來了,不管人多人少。他覺得自己開了這么多年車,已經很熟練了。
是的,一場意想不到的悲劇發生了。因為孩子們跑得滿地都是,大人忙著聊天說話。第三,他們粗心又自信。大家都沒看到車后面跑的孩子。第三,他們把車倒擋,踩油門:孩子突然倒在車輪下,立刻失去了生命特征。
一家人爭搶土地,悲劇卻不可逆轉。
當村里的人聽說這件事時,每個人都哭了。原來人們從來沒有感覺到車有多危險??吹搅譁喩硎茄氖聦?,很多人都沉默了。再加上國家政策越來越好,掙錢的途徑也多了。漸漸地,村子里的拖拉機越來越少了。隨著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小馬力拖拉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我們村現在也沒有拖拉機了。
每次看到80年代的畫報,我就想到拖拉機在地里跑,我就想到我們村熱火朝天的日子。
把這個寫下來,就是想說不管什么車,都要牢記開車的危險性,保證人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