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原理
壓阻式傳感器是根據半導體材料的壓阻效應,在半導體材料襯底上制作擴散電阻的器件。它的襯底可以直接用作測量傳感器,擴散電阻以橋的形式連接在襯底中。當基板受到外力變形時,電阻值會發生變化,電橋會產生相應的不平衡輸出。
用作壓阻式傳感器的襯底(或膜片)材料主要是硅片和鍺片,硅片比較敏感。
硅壓阻材料傳感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用于測量壓力和速度的固態壓阻傳感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結構如圖所示。
其核心部分是沿某一晶向的一片(如< 1
0 >)切割N型圓形硅膜片(見圖2-35 (b))。四個阻值相等的P型電阻通過集成電路技術擴散在膜片上。用電線組成一個平衡橋。膜片的外圍用圓形硅環(硅杯)固定,膜片的下部是與被測系統相連的高壓腔,上部一般能與大氣相通。在被測壓力p的作用下,膜片產生應力和應變。膜片上各點的應力分布由公式(2-20)和公式(2-21)給出。那時,徑向應力為零。四個阻力邊緣< 1
一個
0 >晶向,分別排列在x=0.635r的內側和外側。在0.635r以內,內電阻承受正值,即拉應力(見圖2-25 (b)),外電阻承受負值,即壓應力。由于< 1
一個
0 >晶向的橫向< 0。
零
1 >,因此,將內外電阻的相對變化代入公式(2-29)。
——內外電阻器徑向應力的平均值。在設計時,要正確選擇電阻的徑向位置,使之,從而使之。四個電阻連接到差分橋,初始狀態是平衡的。P受壓后,差分電橋的輸出對應于P..為了確保更好的測量線性,應該控制膜片邊緣的徑向應變。隔膜厚度為h≥
——;隔板邊緣的容許徑向應變。
壓阻式壓力傳感器由于集成了彈性元件和轉換元件,體積小,固有頻率高,可以在很寬的頻率范圍內測量脈動壓力。自然頻率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硅片的密度(千克/平方米)
壓阻式壓力傳感器廣泛用于測量流體壓力、壓差和液位。特別是它的體積很小,小傳感器可以做到0.8mm,可以測量生物醫學中的血管內壓力、顱內壓等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