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楊光祿。我59歲了。我是稷山縣太陽鄉小陽坡村的。因為住在山溝里,三歲的時候不小心掉下了懸崖,留下了后遺癥。我的右側殘廢了,右手完全不能動。我的右腿幾乎不能走路。我被鑒定為三級傷殘,所以給了村里的低保戶。由于家境原因,父親、母親、妻子都已去世,女兒也遠嫁他鄉?,F在,家里只有我和我的騾子住在一起。為了謀生,我買了一些農具,在山溝里一些大型機器達不到的地方,給農民種各種草藥和莊稼。
我今年59歲。我父親活著的時候是個鐵匠。二
我用的這臺播種機,是400塊錢從山腳下一個農民手里買的。已經十多年了。這頭騾子是我養的第六頭了。它已經跟著我五年了。用起來很聽話。當我到達農場時,我會用左手轉動播種機。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先進的農業機具已經普及,但是由于我們特殊的田間環境,小塊土地還是離不開動物。附近幾個村的農民都知道我的牲畜干農活,也是用傳統的耕作播種的方法,有活就會找我干。
雖然我是殘疾人,但我在生活中應該誠實。我應該是人事小,失誤大。我會盡我所能做到我對別人的承諾。今天早上四點起床給動物喂食,六點就到了這里開始給這位大姐種藥材板藍根,種一畝四十塊錢。她家有三畝多,我按三畝收。村民多干點活也沒關系。
工作的時候一般不在家吃,來了也總是自帶干糧。今天播種機出了點小問題,需要修理。我來到西王村辛建剛家修理。他們在吃午飯,夫妻二人一直約我去他家吃。
好心人無處不在。夫妻倆已經吃過了。馨姐特意給我做了一碗雞蛋面湯和熱饅頭給我吃。
我在辛師傅家吃飯,他在院子里幫我修播種機。修好后我付錢時,辛師傅斷然拒絕“沒錢”。這個時候,我真的無法用語言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清明節前后是播種的好時機。這幾天種菘藍的農民比鄰而居。他們時不時打電話聯系我播種。我會讓他們排隊,一個也不耽誤。
當我到田里時,農夫和他的孫女已經在田里等著了。我趕緊裝好播種機,準備套上騾子開始播種。
這塊土地的主人叫文雋,今年48歲。她老公外出打工,專門叫我幫他種這塊地。一畝地按5斤靛藍種子的量種植。
每個領域的密度是不同的。我的播種機可以調節深度以保證出苗率。播種機右側貼有生產日期,1980年生產,至今已有40年歷史。
這兩天天氣預報說要下雨,村民們得趕緊播種。我負責每家每戶,我會根據土壤的密度來確定深度,不定期檢查播種的質量。
種完一塊地,我要和牲口來回跑幾十趟,經常是大汗淋漓。只要能種好村民的地,我也很欣慰。
文老爺家的地,一畝七分。我在一畝半干了一個多小時,業主給了我60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