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米機性能好不好,不僅取決于碾米機本身的性能,還取決于一些人為因素。
1.樣機操作員應對試驗模型的性能和整個試驗過程有全面的了解,并對各項性能指標的處置有所了解。實驗過程中要注意大米加工精度的調整,對后續很多指標都有影響。操作人員在操作碾米機時,必須合理考慮加工精度等指標,選擇合適的研磨壓力。其次,要控制合適的入口流量。流量過大會增加白磨室內的米粒流體密度,增加白磨室內的壓力,增加碎米和谷殼量,容易造成堵塞。但流量過小,碾米室內米漿密度過小,無法形成理想的碾白效果,沖擊加劇, 導致變白不均勻,碎米增多。此外,米刀間隙的大小以及米輥和米篩的新舊狀況對成品米的加工精度都有影響。
2.碾米機檢測或測試使用的儀器必須先經過有資質的法定計量部門檢定,并確保在使用有效期內被操作者正確掌握。如果儀器設備經法定計量部門檢定后有誤差修正值,檢測數據采集后應根據相應的修正值進行修正,這在實際工作中往往被忽略。數據讀取應避免操作人員的不精確性。比如噪音的測量,操作者身體對聲源的反射,都可能造成測試值的誤差。為了減少這種影響,可以將聲級計固定在三腳架上,操作者離開聲級計一定距離后即可讀取數據。在測量碾米機軸承和成品溫度方面,根據JB/T9792.3-1999, 試驗時間不少于一小時。出于節約試驗成本的考慮,試驗中樣機的工作時間可能過短,無法使機器的工作溫度上升到一個恒定的階段,此時采集的溫度數據無法反映真實情況。
3.成品米的取樣成品米的取樣必須在加工精度符合要求并穩定進入正常檢測流程的情況下進行。JB/T9792.1-1999 DB43/T248-2008中規定的大米加工精度分別為一級和二級。判斷加工精度有兩種方法:比較法和染色法,比較法比較簡單。需要注意的是,樣機在正常測試階段不能隨意調整,以免造成加工精度的不穩定,導致其他指標的變化。
4.在成品米和原糧的抽樣檢驗過程中,人為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比如根據GB 1354-2009,米粒的長度大于或等于同批次樣品米粒平均長度的3/4。在實際操作中,檢查人員掌握的尺度是有差異的。此外,還有一種情況,當原糧中的長短粒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時,短粒形的完整米,如果其長度沒有達到該批樣品中粒的平均長度的3/4,則視為碎米,這顯然是不合理的。